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CERN综合评估
中科院专家:蓝藻滋生在一定程度上可控
来源: shuiyu   时间: 2007-06-01  点击率: 922218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工程师魏卓介绍,如果采用化学物质控制的方法,治理有蓝藻滋生的湖水,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但用“生物控制法”,投放牧食浮游生物的鱼类以遏制藻类滋生,已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武汉的东湖在上世纪70年代至1984年间蓝藻频发,每年夏季都会出现蓝藻水华现象。水华暴发时,东湖水粘稠得难以拨动,散发着难闻的气味。然而自1985年起,东湖的蓝藻却突然消失了,至今已有20余年没有重现。

  为了找出蓝藻水华消失的原因,有关专家开展了长达11年的研究。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谢平博士牵头,用实验湖沼学的方法,先后于1989年、1990年、1992年和2000年的夏秋季节,在东湖里进行了4次原位围隔试验,采用放养鲢、鳙鱼直接控制微囊藻水华的“生物操纵”法,同时观察鲢、鳙鱼放养量与水华现象之间的关系。

  试验证明,鲢、鳙鱼会吃掉藻类,改善水质,大量放养这两种鱼,是水华消失的决定性因素。在养鱼的围隔里,蓝藻减少了很多,而在不养鱼的围隔里,蓝藻则生长得很好。已经出现蓝藻水华的围隔,在引进鲢、鳙鱼之后的10天至20天内,水华即全部消失。试验结果还证明,每立方米水投放46克至50克鲢、鳙鱼,控制水华发生的效果最好。

  “虽然这个研究成果已在滇池、巢湖水污染治理中得以应用,但不能认为它是万能的,因为东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还不是那么高。而在一些水体富营养化较高的湖泊中,生物控制法还有局限性。”魏卓说。

(中国青年报2007年06月01日)

暂时没有相关文章!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