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武汉将投资200亿元确保40个湖泊达到治理目标
来源: shuiyu   时间: 2009-04-17  点击率: 727734
 

图为:东湖部分水质污染,经常可见大量死鱼漂浮于水面 记者陈勇摄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2009-04-17) (记者苏永华 通讯员高山 实习生苏杨 王贤)昨日,武汉市湖泊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传出消息:将用3—5年时间,确保城区40个湖泊水质和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2003年迄今,武汉市已投入约30亿元进行湖泊保护和治理,26个湖泊实现了全面截污,部分湖泊水质得到一定改善,劣V类湖泊由33个减少至24个。但与建设“两型社会”以及滨江滨湖生态宜居城市的差距仍很大。
  会议提出的治理目标为:40个湖泊全部实现截污;改扩建4个污水处理厂,完善配套管网,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消除黑臭水体,水质全面提档升级;禁止25个湖泊人工投饵投肥养殖,取消或搬迁周边禽畜养殖场;对湖泊周边环境实施全面综合治理,完成景观绿化。
  当天,武汉市出台了《中心城区湖泊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工作实施办法》,将湖泊治理与保护列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指定各区政府、市直相关部门负责人为责任人,限期完成指定湖泊的治理工作。
  按实施办法,3—5年内40个湖泊水质全面提档升级,消除黑臭水体,劣V类湖泊水体基本消除。用12年时间,即到2020年,40个湖泊基本达到治理目标。初步测算,要完成上述治理目标,总投资约200亿元,其中大东湖生态水网建设需要约150亿元。
  原因
  五大问题给治理“拖后腿”
  目前,武汉中心城区大部分湖泊水质仍在V类和劣V类之间徘徊,局部水域黑臭现象仍然存在,污染状况十分严重;湖泊水体封闭,水生态系统脆弱,功能严重退化;湖滨生态过渡带遭到破坏,周边环境差。
  武汉市水务局介绍,造成以上局面有五大方面原因,是下一步治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污水直接入湖
  目前,部分湖泊排污口未全面截污,墨水湖、龙阳湖、汤逊湖等14个湖泊,共118个排污口、约23.19万吨生活污水仍直接入湖,加剧了湖泊污染。
  由于征地拆迁困难,亚行、世行治污项目进展滞后,城市道路建设缺乏配套污水管网,部分湖泊截污的污水没有“出路”。
  污水处理厂规划前瞻性不够,部分厂建在湖边。
  养殖污染水体
  目前,莲花湖、西湖、北湖、菱角湖等25个湖泊仍在进行经营性渔业养殖,部分湖泊周围也有养猪场、奶牛场及养鸡场,饵料投放、动物粪便随意排放,加剧了湖泊富营养化,也使湖泊治理成果难以保持。
  底泥污染严重
  淤积的污染底泥,使湖泊水质不能较快改善,甚至出现反复波动的重要原因。目前,外沙湖、晒湖、南湖、东湖等29个湖泊还有大量污泥需要疏浚。
  管理体制不顺
  由于历史原因,武汉市湖泊产权、使用权分属园林局(如小南湖、月湖、换子湖等)、水务局(如内沙湖、机子荡子、后襄河等)、省水产局(如野芷湖等)、渔场(如东湖、墨水湖、南太子湖等)和村集体所有(如竹叶海、沙湖等)等,管理体制不顺,实施管理、治理难度大。
  周边无序开发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区和部门为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湖泊保护意识淡薄,放宽湖泊周边开发条件。有的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有些开发小区存在偷排污水入湖的现象。
  现状
  八成湖泊水质排名最末
  投资超过10亿的东湖截污工程虽已进行了20多年,但仍有污水直接排入湖中。
  在风光村附近马路边,记者在湖岸的石缝中看到,仍有小股污水直接排进湖中,湖水散发着一股怪味,不时可以看到水中漂浮的死鱼。
  在东湖雁中咀一带,一些农家的厕所、猪圈紧临水边,流出的污水渗入湖水中,加上湖边乱扔的垃圾,使得水体发黑、发臭。
  东湖的污染情况,只是一个缩影。
  据2008年环保部门环境公报,武汉中心城区40个湖泊中,现状水质为劣V类的湖泊共24个,占60%;水质为V类的湖泊共11个,占27.5%。两者占了湖泊总数的87.5%。
  目前,莲花湖、北湖(洪山)、野湖、严冬湖、五加湖5个湖泊1项指标超标;月湖、杨春湖、后襄河、竹子湖、汤逊湖5个湖泊2项指标超标;27个湖泊有3项及以上的指标超标。
  其中,总磷、总氮等污染物指标超标10倍以上的有龙阳湖、晒湖2个,超标5-10倍的有南湖、银湖2个,超标1-5倍的有东湖等23个,超标1倍以内的有后襄河、换子湖等10个。
  措施
  今年将投入14.5亿元
  武汉重点开展七项治污工程
  昨天,武汉市副市长尹维真在会上表示,今年将投入14.5亿元,重点开展七大治理工程。
  实施“清水入湖”工程。武汉今年将投资3.91亿元,完成中心城区最后14个湖泊的截污工作,截断118个排污口,完成截污管道84.31公里,污水泵站14座,截污23.19万吨/天。
  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工程。投资8.20亿元,优先实施与湖泊提档升级关系密切的16处收集干管建设,总长170.23公里,加快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湖泊污泥清除工程。投资1.64亿元,清除外沙湖、晒湖、张毕湖、小南湖、换子湖、东湖郭郑湖湖汊(茶港、东湖天下、石灰凼)、金湖、银湖的污染底泥262万立方米。
  生态修复工程。投资0.58亿元,对20个重点湖泊采取滨水区绿地建设、湖泊岸线治理、人工湿地建设、水生植被恢复等措施,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引水工程。在汉江高水位期间,引汉江水入月湖;对沙湖、晒湖、小南湖、张毕湖等湖泊适时进行生态补水;继续推进“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和汉阳“六湖连通”工程。
  调整、规范养殖业工程。禁止在沙湖、南湖等25个湖泊高密度投饵、投肥养鱼;对张毕湖、南湖、严西湖、黄家湖、北湖、汤逊湖、东湖等7个湖泊周边规模化、集中养殖的养猪场、养牛场及养鸡场等进行搬迁或调整产业结构。
  周边环境整治工程。对湖泊周边违法建设进行拆除,对破旧房屋进行整修;加强湖泊周边道路、园林、亮化等相关设施的维护;强化湖面保洁及周边垃圾清理;加强水质监控,建设湖泊视频监控系统等。
  目标
  8湖泊今年摘帽“劣Ⅴ类”
  按治理计划,通过开展七大治理工程,今年武汉将实现16个湖泊水质提档升级,其中11个湖泊水质升级,5个湖泊水质提档,劣V类湖泊再减少8个。
  其中,5个湖泊保持Ⅳ类水体稳定。机器荡子、四美塘、车墩湖、严东湖、青菱湖等5个已达到Ⅳ类水质的湖泊保持水体稳定并有所改善。
  11个湖泊水质升级。月湖、后襄湖、菱角湖等3个湖泊水质由V类提升至Ⅳ类;晒湖、紫阳湖、换子湖、小南湖、莲花湖、西湖、北湖(汉口)、张毕湖等8个湖泊水质由劣V类提升至V类。
  5个湖泊水质改善、实现提档。塔子湖、三角湖、水果湖、外沙湖、内沙湖等5个湖泊水质由劣V类提升至接近V类,重要污染因子超标倍数明显降低。
  14个湖泊通过实现截污,水质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基本完成黄家湖、汤逊湖、杨春湖、严西湖、墨水湖、龙阳湖、北太子湖、南太子湖、野芷湖、北湖(洪山区)、南湖、金湖、银湖、东湖(官桥湖)等14个湖泊排污口截污工作,消减入湖排污总量,遏制水质恶化趋势,为提升水质打好基础。
  野湖、五加湖、竹叶海、竹子湖、青潭湖等5个湖泊通过有效保护,改善水质。

暂时没有相关文章!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