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岁末盘点:渤海、黄海赤潮呈上升趋势
时间: 2005-01-08  点击率: 157535
     新华网青岛1月4日电(记者刘海民)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提供的最新资料显示,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渤海、黄海赤潮呈现上升趋势。据介绍,2004年渤海和黄海水域共发生赤潮25次,累计发生面积达
7340平方公里。其中,渤海发生了2次较大规模的有毒赤潮。2004年赤潮发生的次数和面积与往年相比,都有较大幅度提高。

    2004年黄海的首次赤潮发生在3月下旬,高发期在8、9两个月,全年共发生赤潮13起,累计面积
820平方公里。赤潮发生次数和面积分别比2003年增加1.5倍和1倍。渤海赤潮高发期集中在6月,赤潮发生次数同2003年持平,但累计面积却增加了13倍。其中,5月底至6月下旬在天津塘沽附近海域至渤海湾中东部和北部爆发的米氏凯伦藻赤潮,持续时间近一个月,累计面积达3200平方公里;6月中旬在黄河口附近海域爆发的棕囊藻赤潮,面积达1850平方公里。

    北海分局环境保护处副处长窦月明说,渤海区域2004年6月首次发生了有毒赤潮,赤潮是由棕囊藻和
米氏凯伦藻均毒藻类引发的。

    据了解,从2004年开始,国家投入巨资加大了赤潮监控力度,我国近岸海域的赤潮监控区从15个增加到33个,监控区内的赤潮发现率达到100%。

    北海分局环境保护处处长吴法宪说,赤潮发生时,有关方面都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以最快的速度通知有关沿海省市,做到了三个确保,即确保实现对赤潮动态的有效监控;确保赤潮对养殖业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受有毒赤潮影响的水产品不流入市场。
暂时没有相关文章!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