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洪湖再现碧水长天壮阔美景
来源: shuiyu   时间: 2006-12-29  点击率: 966954


如今的洪湖和渔民。


昔日的围网。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2006-12-29)(记者唐晓安、通讯员温峰)截至25日,洪湖湖区已拆除核心区和缓冲区28.4万亩湖面的所有养殖围网,湖面上林立的围栏“竹竿阵”已被碧水长天的壮阔美景所取代。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因为过度养殖,洪湖秀美的生态遭到严重破坏。53万亩水面上,围网养殖面积达37.7万亩。

省委、省政府以“拆围”为突破口,综合整治洪湖生态环境,并安排财政专项资金近7000万元。“拆围”自去年7月15日启动以来,洪湖核心保护区内12.88万亩围网已于去年年底前全部拆除。现仅存实验区内9万多亩围网尚待拆除。

一年多来,洪湖水质明显改善,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鱼种、鸟类种群和数量均明显增加。据监测,今年洪湖越冬候鸟的数量已达数十万只。

据悉,洪湖最后一批拆围和渔民安置工作已全面展开。荆州市要求在下月底前完成洪湖全部拆围工作,明年2月15日前,完成全部渔民安置。


洪湖在“抢救”中新生

浩瀚的洪湖湖面上,最后一批“拆围”攻坚战正全面展开。岁末时分,记者再次深入洪湖采访。

与两年前隆冬所见相比,记者的心情舒朗了许多,船底下自由游弋的小鱼,在清澈见底的水下格外惹人喜爱;身边的芦苇、蒿草在煦暖的阳光下,临霜不衰;不远处的飞鸟则随着我们的到来,时起时落……“好一幅秀美和谐风景画!”同行的伙伴笑道。然而,两年前,洪湖却是另一番景象……不堪回首的一幕目光所及全是密密麻麻的竹竿和纵横交错的围网,竹竿和围网将湖面圈成无数个相对独立的水域。“迷魂阵”、“电打鱼”随处可见……这是两年前记者在洪湖核心保护区所见场景。

一组组数据,记录着洪湖当时的生态危机:

水域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114万亩,减至53.3万亩;水质由1990年以前整体二、三类,恶化到2004年局部出现劣五类;

栖息的水禽由167种减至2003年时不足40种。昔日遮天蔽日的越冬候鸟,到2004年不足2000只。天然鱼类由1964年的74种减至50种。水生植物由472种降至98种。

围网养殖面积达37.7万亩,占湖面面积的70%以上。无限制的开发和掠夺,使得洪湖湿地面目全非。学者呐喊,媒体关注,专家谏言,“抢救”洪湖的呼声,越来越高。前年11月底,省委书记俞正声、省长罗清泉带着20多个厅局负责人在洪湖召开现场办公会,提出通过5年左右努力,让“洪湖水浪打浪、四处野鸭和菱藕”的美景再现洪湖。两年初显生态奇迹撤销原洪湖湿地管理局和洪湖渔业管理局,组建成荆州市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人员经费全额纳入省财政预算。从源头上理顺了洪湖管理体制。

一把手负总责“拆围”;省财政拿出近7000万元资金用于拆围和渔民安置,这在我省历史上从未有过。

同时省政府给予洪湖湿地管理局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一家管理多家权”,这在我省自然保护区尚属首次。

“洪湖湿地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史上是一个奇迹。”省林业局野保处处长罗昌文说,目前,“洪湖模式”已吸引了全国众多保护区前来学习考察。上月初,世界生命湖泊大会授予洪湖“湖泊最佳保护实践奖”,这是我国首次获此殊荣。

一组组数据也显示着洪湖生态恢复加快:

水体悬浮物的浓度大大降低,水质整体上已由三四类恢复到二三类。核心区水生植被覆盖率增加到现在的70%。植被多样性不断提高。鱼类由57种增加到62种,个体正由小型化向大型化发展。一些珍稀鸟类重返洪湖,去年,洪湖越冬候鸟数量已达30万只。洪湖未来如何走随着“拆围”即将完成,洪湖未来将走向何方?“洪湖目前是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要力争尽快将洪湖纳入国家级保护区行列。”罗昌文说,洪湖保护区非法猎捕或毒杀野生动物事件有所抬头,要加强保护区管理和严打破坏洪湖湿地资源的违法行为。“从长远看,要实现洪湖生态持续保护,应走保护中合理开发之路。”罗昌文认为,要实现“拆围”成果不反弹,单靠政府投入不可取。要让“拆围”后的洪湖渔民自觉参与到保护行列来,让洪湖惠及当地群众,必须发展围网养殖替代产业。

他说,洪湖秀美的自然景观,是人们休闲度假、旅游观光重要场所。同时,洪湖丰富的水草、渔类资源,有序合理利用,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科院测地所研究员王学雷认为,当前洪湖水草恢复较快,若不及时合理利用,洪湖将有陷入沼泽化危险。同时,要加强洪湖上游来水污水处理,以免湖北之“肾”透支。

罗昌文表示,应尽快科学规划洪湖未来之路,让新生的洪湖不仅能得到持续保护,而且能永续为我省经济社会服务。(图/文记者唐晓安通讯员温峰)

暂时没有相关文章!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