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综合新闻 |
中科院报告指出:云南湖泊中外来鱼类物种入侵严重 |
关键字:外来物种
时间: 2004-06-21 点击率: 1110890 |
摘 要: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由于外来鱼类的入侵,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云南“土著鱼”正频频拉响濒危警报,湖泊鱼类中濒危物种已占总种数的2/3。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由于外来鱼类的入侵,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云南“土著鱼”正频频拉响濒危警报,湖泊鱼类中濒危物种已占总种数的2/3。
云南鱼类种数约占全国淡水鱼总种数的近一半,本地特有的“土著鱼”种类数量居全国之首。可是当来自长江中下游的外来者被人为引入高原时,“土著鱼”却显得不堪一击。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生长在高原深水湖―――抚仙湖中的抗浪鱼,就因为银鱼的大量繁殖,产量从60年代的年产约400吨至500吨下降到2002年的仅1吨,价格则一路飙升到上千元1斤。
20世纪60年代,鲢、鳙、草、青等鱼类从平原湖泊中投放到云南几乎所有高原湖泊和池塘中。鳙鱼在九大高原湖泊中的杞麓湖和星云湖中存活,当地鱼种大头鲤却一步步走向消亡;滇池里的草鱼耗尽了很多当地水生植物,与之相依相存的一些“土著鱼”失去了栖息和繁殖的场所。
上世纪70年代初,当地人向泸沽湖投入大量经济类草鱼,草鱼群中夹带的麦穗鱼等繁殖速度快,不单与其他鱼争食、争栖息地、争繁殖场所,还吞吃“土著鱼”―――裂腹鱼的卵和幼鱼。到了1986年,湖中的裂腹鱼已经很难找到。
外来鱼类入侵、滥捕酷捞、围湖造田……二三十年来,云南“土著鱼”大部分因人为因素而濒临灭绝。专家告诫,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不同,外来入侵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更长期、更持久,要控制或清除往往十分困难。
(来源:人民日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