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综合新闻
守住了青山却过着穷日子 海南山区呼吁生态补偿
关键字:生态补偿   来源: 新华网   时间: 2007-03-16  点击率: 916871
  摘 要: 海南省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代表会议上呼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说起生态补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书记李永喜和白沙黎族自治县委宣传部长符秀容,都感触良多。

    这两位来自海南中部山区的全国人大代表都深深地意识到:山区的群众为保护生态作出了很大的牺牲,他们迫切需要得到一定的补偿。

    符秀容说,海南中部山区是海南岛生态系统最为重要的核心区,该区域拥有中国保存最好、最集中成片的热带雨林,是海南主要河流的发源地,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该地区拥有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拥有61.3万公顷热带天然林。这些森林发挥着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系海南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海南省中部山区在保护热带雨林、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全国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符秀容指出,海南生态省建设过程中,省委省政府加大对海南中部山区实行封山育林,对已开垦的生态敏感区域实施退耕还林,限制传统的生态破坏型、污染型产业发展。省委、省政府的这一决策已得到山区干部群众理解和支持。然而,这一措施一方面很好地保护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山区的经济发展,扩大了这些地区与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

    符秀容说,白沙的人均可利用耕地面积只有1.1亩。“中部山区各市县人民为了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牺牲自身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为生态保护作出了贡献。”

    李永喜代表说,中部地区是全省的主要林区和水源地,岛内三大河流———万泉河、南渡江、昌化江均发源于中部山区。同时,中部山区又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发展落后。相比之下,沿海市县经济则较为发达,这就形成了这么一个事实,“贫困的中部山区对较为发达的沿海市县无私奉献水资源,较为富裕的沿海市县则无偿享用水资源,这既不公平,也不合理。”

    “更为重要的是,长期以往,不仅挫伤中部地区保护森林的积极性,还会危及海南的生态安全。”李永喜说,保亭的农民人均平均耕地不到一亩, 人均坡地也只有两亩左右,要想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困难可想而知。

    李永喜指出,“当地群众为了生存、为了发家,有的可能会冒险去烧山毁林。”中部山区县市由于经济落后、人手少、设备差,而要保护的生态公益林面积很大,交通又不便,这就给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且在这种保护中,容易导致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矛盾。” 李永喜不无忧虑地说。

    李永喜认为,如果建立了生态补偿机制,老百姓就会意识到,国家确实十分重视生态的保护,能够更加自觉并相互监督,积极地去保护生态。

    两位代表都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帮助改善海南中部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环境,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民族地区的财政收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暂时没有相关文章!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