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生态知识
   生态学知识
   生态学应用
   人与生态系统
   趣味知识
   生态图片

 人与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教育亟待普及
  新华网南京10月17日电(王蓉 汤涧)在日前召开的南京国际湿地学术会议上,有关专家呼吁:保护湿地,普及教育当先行。

  与我国湿地保护的紧迫性不相适应的是,人们对湿地价值的认知十分欠缺,专门从事湿地知识普及工作的专业人才也很少。这从学校的课程设置可见一斑。目前,国内高校的本科教育中还没有湿地专业,只是到了研究生阶段,才会在相关专业中涉及到湿地的研究。北京大学教授雷光春说,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我国高校在自然生态环境方面的课程,大多定位于森林与海洋生态系统。将课程定位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教学机构,却屈指可数。

  在学校缺少湿地生态教育的同时,我国湿地宣传教育体系也不够完善。虽然我国在实施湿地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利用项目中,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合作启动了湿地宣传教育计划,但目前仅限于部分湿地保护示范区,覆盖全国各地的宣传教育网络尚不健全。

  专家认为,湿地保护需要公众的参与,而公众只有在了解湿地的重要性后,才会自觉地起来保护湿地。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人们砍伐红树林做薪材和建筑材料的现象很普遍。原因之一就是,老百姓对红树林防风消浪、固岸护堤、保护沿海农业和养殖业的知识还不很了解。在澳大利亚,长期的教育使保护“海洋卫士”红树林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澳大利亚格里菲大学的副教授李成业介绍说,在那里,人们一旦发现有人偷伐红树,就会立即打电话举报。

  可喜的是,我国的湿地教育已开始起步。一些世界自然资源保护组织配合我国政府,开展了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并在一些师范院校培训生态教育师资,编写生态教育教材,对孩子们进行教育。另外还有一些来自多所大学的“湿地使者”活跃在各地,将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理念、知识、技术带给当地的群众和基层政府。据了解,有的高等院校也有了开设湿地生态专业的意向。

  尽管如此,我国湿地生态教育离普及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尚需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在学校和社会建立湿地生态教育网络,形成人人关心和保护湿地的良好风尚。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