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1-15日, “2015年CERN生物监测技术培训班”在植物研究所顺利举办。本次培训除了作为CERN的系列技术培训外,还纳入了植物研究所的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培训点项目,对CERN台站以外单位开放。培训会议共邀请讲课专家15人,采用讲授和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对森林每木调查、叶面积指数、土壤微生物的观测方法进行了系统培训。来自36个CERN台站,以及辽宁风沙地改良研究所、河南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山西大学、重庆大学、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等单位的107人参加了培训。
5月12日上午9点,培训班举行了简短的开班典礼,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的杨萍研究员、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谢宗强副主任代表培训主办方致辞。随后,生物分中心执行主任吴冬秀介绍CERN生物监测进展。紧接着,围绕森林每木调查技术,北京森林站的苏宏新博士、神农架站的赵常明博士、地理资源所戴君虎研究员、北京大学陶胜利博士生分别介绍了森林每木调查方法研究进展、测高测距仪和径向增长仪的原理与使用方法、物候观测方法、基于激光雷达的植被调查技术。下午是经验交流和实习板块。首先,长白山站的戴冠华、鹤山站的饶兴权、茂县站的周志琼等介绍了实际工作中积累的每木调查经验,随后学员们围绕测高测距仪和径向增长仪的使用分组开展室外实习。
13日的培训主题是叶面积指数观测技术。上午,北京森林站的白帆博士介绍叶面积指数观测方法研究进展;随后,基因公司农业环境科学部的贾子毅和李丽萍工程师介绍叶面积仪、冠层分析仪和光合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下午,安塞站的张万红、会同站的黄苛和北京森林站的白帆介绍了叶面积观测经验。随后,学员分组开展冠层分析仪和叶面积仪的野外实习操作。实习结束后,下午5-6点,CERN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于贵瑞研究员与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的杨萍研究员来植物所看望CERN站生物监测人员,并与学员在野外台站仪器修购、CERN的发展以及监测技术人员自身的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14日的培训主题是土壤微生物观测技术。生物分中心的张琳博士、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的朱小琴和刘伟工程师、东北师范大学的袁霞博士生和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杨俊杰博士分别介绍了土壤微生物研究方法进展、微生物生物量碳测定方法、PLFA测定原理与操作、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微生物群落分析以及PLFA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栾城站的董文旭博士介绍了微生物观测技术方面的经验。下午,学员分成四组,分别对PLFA测定过程中的提取、浓缩、固相萃取、甲酯化和上机等步骤进行了观摩和实习。实习结束后,进行了培训考核,71位学员参加考试,并考试合格。
15日是CERN专场。首先,生物分中心的的陈全胜博士和张淑敏博士分别介绍了R语言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室内化学分析质量控制措施;随后,版纳站的袁盛东介绍了在动物、凋落物和物候监测方面的工作经验;生物分中心的宋创业博士和张琳博士针对往年数据填报中出现的问题,分别介绍自然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生物数据填报注意事项。培训班还邀请“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谢巍主任介绍了该杂志的方法技术与资料论文栏目投稿指南。最后,给学员颁发培训结业证书,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次培训会的主题为现代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和热点,颇受研究人员的关注;课程设置既有针对每个主题研究方法进展的总体介绍,又有对其主流观测技术的系统培训和经验交流;授课专家既有从事生态学研究的学者,也有长期从事生物监测的技术人员;同时,理论培训与野外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让培训内容更容易被接受和掌握,效果良好,学员普遍反映获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