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综合新闻 |
陈宜瑜院士等呼吁:推进流域综合管理,重建中国生命之河 |
关键字:管理
时间: 2004-11-01 点击率: 1123314 |
摘 要: 在10月30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04年年会上,流域综合管理课题组的中外主席陈宜瑜院士和Smits教授向国务院提交了题为《推动流域综合管理,重建中国生命之河》的报告,指出中国江河流域性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发展的突出问题,呼吁中国政府推动基于生态系统的流域综合管理,恢复江河的生命活力,确保大江大河的健康与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
陈宜瑜院士等呼吁:推进流域综合管理,重建中国生命之河
在10月30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2004年年会上,流域综合管理课题组的中外主席陈宜瑜院士和Smits教授向国务院提交了题为《推动流域综合管理,重建中国生命之河》的报告,指出中国江河流域性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发展的突出问题,呼吁中国政府推动基于生态系统的流域综合管理,恢复江河的生命活力,确保大江大河的健康与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国合会流域综合管理课题组在国合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共同资助下,于2003年3月成立。课题组由13名来自国际机构、管理部门、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中外专家组成。经过近两年的专题研究与国内外实地考察,课题组发现,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跨地区的流域性生态退化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现在的流域管理体制不能完全适应流域性生态与环境问题的变化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如果不从现在起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未来中国的流域性问题将会愈演愈烈,其它流域都有可能步淮河之后尘。
为此,课题组结合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欧洲莱茵河流域、加拿大弗雷泽河流域以及《欧盟水框架指令》等国际流域管理经验和教训,并研究了国内流域管理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了“开展基于生态系统的流域综合管理,重建中国的生命之河”的理念。
课题组建议在中国推进流域综合管理的过程中,应修改现有各项法律制度中有关流域管理的相关内容,减少其相互间的冲突,为流域综合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采用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经济手段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改革流域管理机构,逐步建立中央政府各部门、流域各省市区政府和其它主要利用相关方共同参与的流域管理与决策机构,从体制上保障流域综合管理的实施。开展流域综合规划,协调流域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建立和完善跨部门、跨行政区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协调机制,建立信息公开与发布制度,促进利益相关方的广泛参与。
课题组建议近期应将流域综合管理的理念贯穿到有关国家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将流域生态恢复与环境治理工作纳入到国家与地方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中,选择重点大河的一级支流或中等河流,开展流域综合管理试点,并适时将试点经验向其它河流推广。
针对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存在的水土流失、洪涝灾害、水污染、湿地退化与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课题组建议加快制定《长江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修订1991年《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要点报告》,更名为《长江流域综合管理规划》;建立“长江论坛”,促进部门、地区、公众与国内外相关利用方的广泛合作与参与。
背景信息: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流域综合管理课题组于2003年3月在北京成立。该课题组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陈宜瑜院士与荷兰奈梅亨大学A. J. M. Smits教授任组长,由11名来自国际机构、政府部门、流域管理机构、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中外委员组成。
课题组成立以来,得到了国际组织、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和官员提供的咨询与支持,并获得了国合会核心资金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助。课题组组织了中国鄱阳湖流域、欧洲莱茵河流域、加拿大弗雷泽河流域的实地考察,系统总结了墨累―达令河流域、莱茵河流域、弗雷泽河流域及《欧盟水框架指令》等国际流域管理的经验,研究了草海、赤水河、香溪河、涨渡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和长江口等国内案例,召开了2次国际学术研讨会,7次工作组会议及多次专题研讨会,对中国流域管理特别是长江流域管理的法规、体制、政策、科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挑战与机遇进行了分析,已完成30余份调研报告和专题报告,已出版或即将出版6本专著和论文集。课题组在综合以上成果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深入分析总结,并征求了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等部门和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课题组提交国务院的政策建议报告。
更多信息,请联系国合会流域综合管理课题组秘书处:
于秀波 博士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生态网络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甲11号,100101
手机:13910602661
传真:64889820
Email:yuxb@igsnrr.ac.cn
李利锋 博士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办公室长江项目
地址: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文华宫1609室,100006
手机:13511012890
传真:65227300
Email:lfli@wwfchina.org
(CERN综合中心)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