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在京发布的中国西部生态系统综合评估项目报告提出,未来50年至100年,由于温度持续升高、绝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增加,加上人类有步骤的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将导致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林地覆盖面积的较大增加,各类生态系统生产力提高,碳汇作用加强。
“但温度升高将导致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永久冰雪地带的持续退缩,西北地区的荒漠面积仍会低速扩展。”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刘纪远说。
课题组提出,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的食物供给功能整体上将处于上升态势,在空间分布格局上表现为西北地区食物增加幅度较大;内蒙东部、广西、云南以及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食物供给潜力略有下降或变化不太明显;其他地区虽然也有一定的增加,但增幅明显低于西北地区。根据人口增长趋势分析,西部地区生态系统承载力能够保障西部地区本世纪的人口发展。
专家们也警告,如果在未来50年至100年内,国家根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开展有效的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那么西部生态系统将会呈现出良性发展的趋势;反之,如果人类活动强度超出生态系统自身系统平衡调控范围,那么未来西部生态系统将会维持目前的退化趋势,甚至加速退化。
我国西部地区面积辽阔,地理类型和结构复杂。其中,西北地区自然生态特点为:光热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植被稀少、荒漠广布,土壤发育不良、盐分含量高。山区坡地过度开发,导致植被破坏、表土流失。西南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的恶劣生存环境是长期困扰广大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因素,长江上游天然林资源过度开发和陡坡地开垦使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许多生物种类濒临绝境甚至灭绝。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则进一步加重了对生态系统的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