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称为“三江源”和“中华水塔”,是我国生态地位重要、生态脆弱的省。青海省将构建七大林业生态圈保护生态。
一是建设西宁城市林业生态圈。重点建设西宁的城市森林,建成“城林一体、林园相映、林水相依、林路相连”的城市绿色生态圈。
二是构建祁连山地森林生态圈。在建设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同时,重点在区域内宜林地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提高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能力。
三是建设海东黄土丘陵防护林生态圈。结合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等措施,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农田防护林,治理水土流失,逐渐恢复森林植被。
四是建设青南高原山地林业生态圈。通过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牧场防护林和恢复发展天然林资源,增强森林植被的蓄水保土能力,增强抗灾能力。建设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并通过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措施,使高原湿地生态系统、高寒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得到充分保护。
五是建设柴达木盆地沙漠绿洲林业生态圈。通过人工造林、封山(沙)育林(草)、飞播造林,建设梭梭林自然保护区,保护和扩大沙区林草植被,治理城镇、农场、移民区周围沙漠化土地,发展绿洲林业,改善生态状况。
六是建设共和盆地沙漠绿洲林业生态圈。大力营造防风固沙林、护岸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恢复发展天然林,治理风沙,保护农田,减少黄河和龙羊峡水库入沙量。
七是建设青海湖盆地沙漠绿洲林业生态圈。通过造林和封山(沙)育林(草),恢复环湖林草植被,控制草地荒漠化,稳定并逐步增加环湖河流入湖流量,遏制环湖地区生态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