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综合新闻
水土保卫战:五年再降两个点
关键字:水土流失,水利部   来源: 科学时报   时间: 2006-01-05  点击率: 1078542
  摘 要: “水土流失问题是中国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还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需治理的面积有200多万平方公里,重点在水力侵蚀地区和水力风力侵蚀的交错地区。”2005年12月26日,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在谈到水土保持工作时说,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林草植被恢复,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的一项重要措施。
     “水土流失问题是中国重大的环境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还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需治理的面积有200多万平方公里,重点在水力侵蚀地区和水力风力侵蚀的交错地区。”2005年12月26日,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在谈到水土保持工作时说,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促进林草植被恢复,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是新时期水土保持的一项重要措施。

    当日,继2004年第一次发布全国水土保持监测公报后,水利部第二次发布全国水土保持最新监测结果——《2004年中国水土保持公报》。

    生态自我修复:节省投入

    按照《水土保持法》规定,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对全国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并予以公告。《2004年中国水土保持公报》全面反映了2004年度全国重点流域、重点地区水土流失状况和水土保持进展情况。这份36页的公报有多组数据,包括:2004年全国综合防治水土流失面积14.66万平方公里,其中采取封育保护10.22万平方公里,综合治理4.44万平方公里。

    鄂竟平指出,这次取得历史性突破,主要是大范围开展了封山禁牧,依靠大自然的力量,通过自然修复恢复植被,再就是国家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取得效果。

    “过去治理一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需要投资平均为50万元,搞生态修复后,根据不同地区,投资额度大约为每平方公里5万元到10万元不等,不但费用降低,而且治理也卓有成效。”水利部水土保持检测中心主任郭索彦算出这样一组数据。

    据公报显示,过去5年,通过封育保护、预防监督和综合治理,全国综合防治水土流失54万平方公里,其中综合治理24万多平方公里,封育保护面积60万平方公里中有30万平方公里达到初步修复。2004年,全国有950个县60多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开展了封山禁牧,大面积荒山荒坡的植被得到恢复,新增封育保护面积10.22万平方公里。北京、河北、陕西、青海、宁夏等五个省(区市)实施了全境禁牧。水利部共开展了176个县的生态修复试点工作,实施生态修复9835.6平方公里。

    11条主流域、四大地区:水土流失依然严峻

    公报通过对全国11条主要江河流域监测显示,2004年全国土壤侵蚀量有1622亿吨,相当于从1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流失掉1厘米厚的表层土壤。其中尤以长江、黄河的土壤侵蚀量为最多,分别达到932亿吨和491亿吨。

    另外,从公报中对重点地区的监测结果看,全国有四大块地区水土流失问题很严重。一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即丹江口水库上游流域,水土流失面积3.95万平方公里,占水源区土地总面积的41.5%,其中强度以上侵蚀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26.3%。二是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总面积27.59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26.8%,不仅有水力侵蚀,也有风力侵蚀,还有冻融侵蚀。三是青海三江源头区,共有水土流失面积9.50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1.1%,且局部山洪泥石流活动频繁,草场鼠害、虫害猖獗,土地沙化严重。

    这组数据显示出侵蚀总量依然庞大。水利部的专家分析:根据典型监测,水土流失量主要来自坡耕地水力侵蚀和沟道重力侵蚀,导致水土资源破坏,降低土地生产力。另外,开发建设活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开工,破坏地貌和植被,产生大量弃土弃渣。

    第四块水土流失地区是长江上游云南、贵州、四川、甘肃等省(自治区)的43个县,已经查明体积在1万立方米以上的滑坡点14056个,10万立方米以上的滑坡点1254个,沟道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威胁1户居民以上的泥石流沟3275条,沟道面积大于2平方公里、直接威胁人口30人以上的泥石流沟303条。专家分析,这里主要是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水土流失灾害发生最多、最频繁的地区,主要任务应是建立防御、预警措施。

    水保难点:如何改变农牧民生产方式

    “在治理途径调整后,如何引导水土流失区的农牧民转变生产方式和观念,是今后水保工作的难点。”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司长刘震说,老百姓看得最实惠,他们看到生产方式改变后收益提高了,就会积极参与水保。比如,以前造成草原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是过度放牧,现在牧民改变观念搞圈养,不但解决了生产生活问题,还提高了收益,草原也得以休养生息。因此,关键还是建立良好机制,无论是水保工作者还是当地居民都需及时调整观念。

    与此同时,中国加强了水土保持执法监督,审批并实施水土保持方案20多万个,开发建设单位投入水土流失防治经费600多亿元,有效防治了开发建设中的水土流失。

    “我们采取的是平级审批,2004年水利部审批的建设项目达400多起,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平均一个工作日就要审批2个项目。全国范围内,共审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超过21万个。”鄂竟平说。

    对于未来的水保工作,鄂竟平给出的目标是,“十一五”期间中国水土保持工作重点目标是,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由36%降低至34%。
相关文章:
鹰潭站被命名为第一批“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
相关文章分页:  共 2 页 11 条记录 9 3[1][2]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