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科研新闻
黑颈鹤见证草海复苏 农民已相信生态产生效益
关键字:生态   来源: 新京报   时间: 2005-04-22  点击率: 1326388

4月5日,随着一声声鹤鸣的渐渐远去,草海边的村民们送走了来此越冬的最后一只黑颈鹤。

  这是20多年来不变的规律了,自从上世纪80年代草海水面恢复,这里逐渐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黑颈鹤越冬地。每年的10月,成百只黑颈鹤会从遥远的新疆和西伯利亚飞来,来年春天,再飞离草海。

  位于贵州省威宁县境内的草海,是长江水系乌江的源头,被称作云贵高原的一颗明珠。

  在当地人眼里,草海曾饱经沧桑,历尽磨难:上世纪70年代草海曾被排干造田,80年代又重新恢复水域。

  1992年这里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当时的李鹏总理将一幅名为《草海复苏》的国画赠给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

  如今,草海被中国乃至世界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功范例,草海的变迁也成为威宁县生态治理的一个缩影。

  作为长江与珠江两条大江的源头地区,威宁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保护工作,经过10多年的努力,原来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滑坡、泥石流频发的状况已明显改变,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效益显现,威宁正在逐步走入可继续发展的轨道。

  黑颈鹤的家园

  草海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一块湿地,现有水面25平方公里,从威宁县委所在的大街步行,不到10分钟就到了草海边上。

  今年3月一个多云的日子,一个大男孩撑一橹摇杆,在草海中荡漾,不时有鸬鹚、白鹭从身旁飞过,几只黑颈鹤就在离船5米远的地方跳舞,旁若无人。“水浅了点,不然还可以划得更近些,这里的黑颈鹤不怕人的”。男孩说。

  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研究员郭耕告诉记者,在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草海因具有完整的、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而被列为一级重要湿地。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典型性、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气候特殊性以及物种的丰富程度在世界上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威宁县政府新近的一份报告中说,草海目前分布各种鸟类18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黑颈鹤等7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20多种。

  其中以我国特有的黑颈鹤最为珍贵。黑颈鹤是世界上惟一一种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类,目前,世界上仅存6000只左右,大部分在中国大陆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四川北部地区繁衍栖息。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草海已经连续“接待”了700只以上的黑颈鹤。

  草海的变迁

  如果不是草海水域面积减少了一半,几乎看不出草海曾经的变迁。

  草海边上一位叫孔令吉的农民,曾经因为发动村民自发保护草海上过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孔令吉回忆说,从1958年大炼钢铁时开始,草海的环境就开始遭到破坏。

  由于贫困和思想落后,大家都砍伐森林来做生活燃料,结果,森林砍光了,水土开始流失,土地也越来越贫瘠。肥沃的土壤被冲到了草海里,淤积了草海,缩小了草海的水面,加剧了草海的消失。

  1958年,为了扩大耕地面积,解决威宁人的吃饭问题,当地政府号召人们围湖造田。1972年,威宁县的一位领导提出“要让所有威宁人都吃上大米”,号召把草海变成稻田。于是,草海被炸开了好几个大口子,草海的水流了一星期才流干。草海边上的人家都分到了一块稻田,大家欢天喜地插秧种稻,等待着大米的丰收。可是,这块由草海改造的稻田,却总是不争气,产量一直很低。

  “威宁县属于高原气候,威宁人种植业历来以苞谷和马铃薯为主,根本不适宜水稻种植,稻田虽然有了,威宁人吃的依然是苞谷饭。”威宁县委常委马贤忠说。

  草海消失后,整个云贵高原连续几年要么大旱要么大涝,大家感到老天爷的脾气一下子乱套了,无法琢磨。可是没有人想到这会跟草海有关。

  最先找到病根的是云南人。1988年的全国两会上,云南代表团提交了一份议案,议案中科学地列出了草海这块高原湿地对整个云贵川气候的影响,建议恢复草海水域。

  于是,当年被炸开的决口重新堵上,已经种上庄稼的部分土地退出耕种,四周山上的雨水、山泉重新汇入草海,只是,草海这时的面积比原来的45平方公里减少了近一半。

  2002年,国家环保总局就全面恢复草海水域,在威宁做了一次详细调查,估算整个工程需要投入16亿资金,搬迁将近3万人口。之后,这个工程鉴于一时难以解决居民生活问题暂时搁浅。

  “草海的水域肯定是要恢复的。”马贤忠说,单从黑颈鹤的增多来看,草海的环境已日显“拮据”,一些黑颈鹤开始啄食农民的庄稼,还有的黑颈鹤飞到离草海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寻找食物。增加草海的容量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威宁的治理

  在威宁,草海的变迁成为当地生态治理的一个缩影。威宁县宣传部长委马贤忠说,现在的威宁人,已经切身感受到了生态的价值。老百姓很朴素地认识到,一块地周围的生态状况好,这块地的产量就高。但是取得这个共识,威宁人曾经付出过沉重的代价。

  威宁,是一个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在贵州省有四个“之最”:面积最大的县、海拔最高的县、贫困人口最多的县、降雨量最少的县。这个总面积为6296.3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贫困县,处于珠江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被称为两江源头。“威宁人每砍一棵树,每栽一棵树,都关乎两江和下游居民,这绝不是夸张。”威宁县水保办主任訾永贵说。

  与草海一样,威宁县也经历着一个环境先破坏后治理的过程。在訾永贵的记忆中,上世纪50年代,威宁境内还有许多原始森林,甚至发生过狼群到县城“游行”的稀罕事。

  訾永贵说,此后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植被遭到破坏,水土严重流失,蓄不住水,保不住土,严重流失的泥土,被山洪裹挟进了乌江、北盘江,直至长江、珠江。

  从1989年开始,威宁县开始分期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当时,全县水土流失面积4700多平方公里,16年来共治理了2000平方公里,10多年来,威宁县通过封山育林等措施,综合治理面积360平方公里,农建水保工程25.4万亩,耕地数量减少12703公顷,林地增长了215.42万亩,森林覆盖率28.29%.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生态带来的效益

  一条小河从村边流过,河水清澈见底,拉煤的牛停下来在河边饮水,一两个女人蹲在河边洗衣。这是汇入草海的小河的一支,这样的景象在威宁县哲觉镇大桥村每天都可以看到。

  当2005年3月16日,大桥村的一名老农说出“生态也可以产生效益”时,几乎没有人怀疑这句话的真实性。连续三年来,这个村子的人均年收入都在2500元左右,比以前单种粮食时增收了近一倍。

  生态治理所进行的退耕还林改变了人们的种植结构,但农业结构的调整,最终使人们尝到了生态建设带来的甜头。以大桥村为例,当大桥村为恢复生态而退耕还林后,人均耕地只剩下了7分多,根本不够吃饭。

  哲觉镇镇长李旭说,烤烟一直是当地种植量最大的经济作物之一,可是大桥村却没有一户种烤烟,理由是效益不太好。他们做此对比的参照物是中药材。

  李旭说,这里的山上自然生长了很多中药材。但是农户自己栽种中药材的一直很少。在政府的引导下,耕地减少了的农户纷纷种上了中药材。现在,大桥村的中药材已经有10多种,成为云南中药材市场的主要供应基地。

  大桥村的会计兴经万家共有2亩多地,一亩半种上了中药材,其余才是玉米和马铃薯。兴经万说他每年都要买1400多斤的大米才够一家人吃。但另一方面,种一亩地的田七,相当于种10亩玉米,而且种植中药材劳动力投入也少。算下来,还是种药材实惠。

  李旭说:“生态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在哲觉体现,除了中药材,每年山林中的野生杨梅可以给全镇带来10万元收入、野生菌60万元、蜂蛹10万元,同时林地也是生产有机肥的主要场所。而林地的恢复和水土的保持,也给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宏大目标下的考验

  2008年,被定为威宁县生态建设的见效年。到那时,草海的水域要完全恢复,两江源头的生态建设也将初步显现。这对威宁县来说,任重而道远。

  威宁县水保办主任訾永贵认为,现在的治理困境主要有两点:一是人为破坏依然继续,一边治理,一边砍树垦荒,两相抵消,效果微弱;二是国家投资少,地方在治理的标准和管护的力度上都不高。

  “照这样的治理速度和治理标准,完全治理威宁县的水土流失最少还需100年时间。”訾永贵说。

  “土地的质量太差,坡地太多,威宁人多年以来一直是广种薄收。”威宁县农田基本建设办公室主任徐绍云说,如果单方面的退耕还林,很多贫困人口的吃饭问题将难以保证。

  曾在基层任职多年的马贤忠说,威宁正在经历一场痛苦的蜕变,这场蜕变中,目标明确,但是任务异常艰巨。

  “和谐社会更多层面上是个目标,威宁的生态建设,目标是明确的,道路是曲折的,任务是艰巨的。像威宁草海的沧桑和治理,相信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都会遇到,这是一个跨世纪的考验。”自然之友研究员郭耕说。

  贵州省威宁县自上世纪80年代起开展生态治理工作,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
 

相关文章:
于贵瑞主编的《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和碳蓄积》已经正式出版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项目”评估阶段即将结束
我国用生态技术调控玉米病虫害
沙化范围扩大 农村污染严重 生物多样性锐减 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专著出版发行
“中美生态复杂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学术交流”会议定于2004年1月13日在北京举办
《中国主要农田生态系统NPK迁移、转化规律与优化管理》项目2003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研讨会”在京举行
所领导班子到沈阳生态站检查指导工作
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教授访问沈阳生态所
相关文章分页:  共 69 页 690 条记录 9 3[1][2][3][4][5][6][7][8][9][10]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