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科研新闻
突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瓶颈制约”——《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亮点解读
关键字:科学素质,计划纲要   来源: 新华网   时间: 2006-03-20  点击率: 1071173
  摘 要: 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记者李斌、吴晶晶、周婷玉)《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20日向全社会公布,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正式纳入了党和国家工 作大局,进入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新时期。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20日向全社会公布,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正式纳入了党和国家工 作大局,进入了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的新时期。 新华社记者日前连线中国科协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对《纲要》亮点进行权威解读。

     国家战略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社会工程

    [纲要原文]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

    [背景与现状]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我国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而且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严重制约了我国创新型人才的产生和成长,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

    [邓楠点评]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这样才能肩负起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是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之后,国家提升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公民是参与主体,政府负有主要责任

    [纲要原文] 今后15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

    [背景与现状]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政府在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投入不足、资源分散、缺乏协调整合的问题。公民提升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渠道和方式都较为缺乏,公民参与科技教育普及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邓楠点评]实施《纲要》不是单纯的政府行为,也不是群众的自发行为,而是政府、社会和全体公民都来参与和推动的一场广泛的社会行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与每一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既是受益者也是参与主体;政府在《纲要》实施中起领导和推动作用,负有主要责任;社会各方面特别是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等相关部门应共同为公民提升科学素质提供充足的机会和渠道。

    重点内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纲要原文]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倡导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背景与现状]由于我国公民节约资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的缺乏,导致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仍普遍存在,生产生活中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不合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邓楠点评]科学发展观对国家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只有使坚持科学发展观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意识,并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之中,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相关的科学素质内容作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在内容上的重点,体现了《科学素质纲要》的时代特征。

     四大重点人群: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提高

    [纲要原文]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以下主要行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背景与现状]我国青少年科学素质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科学素质结构存在明显缺陷;农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仅为城市居民的六分之一,农民享受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公共服务的机会远低于城市居民;适龄劳动人口科学素质不高,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水平则直接影响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科学管理。

    [邓楠点评]实施《纲要》要面向全体公民,但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现状令人堪忧,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任务十分繁重。从国家及社会加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客观条件和能力尚不足等实际情况出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要突出重点,未成年人和农民是重中之重。

    四项基础工程:加强薄弱环节,完善公共服务

    [纲要原文]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背景与现状]长期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薄弱。科学教育与培训资源(主要包括教师队伍、教材和教学基础设施等)不能满足社会和公众需要,而且分散于不同部门、单位和团体;科普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而且有限的资源在分配上也存在着区域、城乡、人群之间的不平衡;作为公民获取科技信息主渠道之一的大众传媒存在科技传播力度不大、质量不高的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和公众的需求。

    [邓楠点评]针对目前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纲要》提出25项具体措施,旨在优化整合队伍、建立新的平台设施、集成国内外资源和信息、发挥媒体的优势、打造科普品牌,为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形成合力:统筹规划、系统安排

    [纲要原文]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背景与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都获得很大发展,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但三个方面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和合作,资源不能共享,影响到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效益和效率。

    [邓楠点评]《纲要》首次对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相关的各方面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和系统安排。将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加以有效统筹、整合和集成,促进相互配合、资源共享,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和效率,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完)

相关文章:
突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瓶颈制约”——《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亮点解读
相关文章分页:  共 1 页 1 条记录 9 3[1]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