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前沿 |
贯彻落实院工作会议精神 实施新时期跨越发展战略 |
关键字:工作会议
时间: 2003-04-18 点击率: 1124817 |
摘 要: 4月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了2003年度所工作会议暨新时期发展战略研讨会。所领导、两院院士、所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正副处长、研究室正副主任、党支部书记、基地学术指导、研究员、责任副研究员、职代会常设主席团成员等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
会议首先由所党委刘毅书记传达了中科院2002年度工作会议文件,包括路甬祥院长在院工作会议上所作的《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部署实施新时期发展战略》的主题报告和其他院领导的专题报告,以及院资环局2002年工作总结和2003年主要工作要点。刘毅书记指出,中科院推出的新时期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和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三大发展战略,从战略的高度为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全面贯彻实施院的新时期发展战略,努力把研究所的创新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刘纪远所长作了2003年所工作报告,他以院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从所长任期目标与完成情况、院年度评估情况与研究所的差距、所科技创新战略规划三个方面对2002年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2002-2010年本所知识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的基本构思。
刘纪远所长指出,2002年,围绕知识创新,所的全面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完成和部分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取得可喜成绩。通过知识创新的实践,研究所逐步形成了"科学积累→理论创新→决策支持"新的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科学研究模式;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实现国家目标与科学目标的有机融合,以国家重大需求引导原创性科学研究,以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的知识创新模式。他提出要在研究所的快速发展中解决前进中出现的问题,特别要注重研究所重大创新成果的产出,要求每一位科研人员都要有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矢志不渝,扎实努力,实现本所科技创新的跨越发展。
会上,孙鸿烈院士、郑度院士、吴传钧院士、阳含熙院士、陈述彭院士、刘昌明院士发表了讲话。他们从所的方向定位、学科发展、加强研究所的综合力度、加强前瞻性研究、加强国际合作与政府和产业部门的联系、提升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做了指导发言。刘毅、成升魁、欧阳华和李秀彬四位副所长还就2003年本所创新文化建设、后勤改革、园区迁建工作、科技开发重点、科研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支撑系统建设等具体工作要求进行了部署。
围绕院工作会议精神和所的知识创新发展战略,与会人员分成自然模块、人文模块、生态模块、信息模块、机关与支撑系统五个小组进行了讨论。由于准备工作充分,院所有关会议材料汇编成册和预先上网,大家会前积极研读,会上畅所欲言,踊跃发表看法,就国际知名研究机构的基本要求和条件、我们的主要差距、未来发展的战略构想、学科布局的调整、人才队伍的建设、重大成果的产出、创新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的研讨,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
通过一天高效率的会议,代表们在以下4个方面取得了共识:
(一)制订科技创新战略规划,明确今后5-10年的发展目标
通过研究所发展战略的讨论,确定本所今后5-10年的科技创新发展目标为:
1.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将在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和地球信息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研究领域形成系统的原始性创新研究成果,并在国际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在相关SCI刊物的论文发表和引用达到与国外一流的同类研究机构相当的水平,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经过5-10年的努力,我所年发表SCI及SSCI论文应稳定在100篇以上,其中三分之一以上发表在本学科的最高水平刊物上,每年在Nature或Science上有论文发表。在相关SCI刊物的论文发表和引用达到与国外一流的同类研究机构相当的水平,并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2.在应用研究领域:以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瞄准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生态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重大国家需求,在资源持续利用、环境整治、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优化管理、地球信息与数据集成及信息共享等领域,开展综合性的应用研究,重点解决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相关重大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成果不断为国家决策部门采纳,并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争取获得国家重大奖励3-5项,同时不断获得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3.通过5-10年努力,使我所科研整体水平进入科学院30个世界公认的著名高水平研究机构之列。争取在2010年以前进入世界地理科学、资源科学和地球信息科学领域一流研究所的行列。
(二) 克服浮躁情绪,加强科技创新跨越战略部署
根据上述目标,以及路甬祥院长在2002年院工作会议报告中提出的“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原始性科学创新,加强战略高技术创新,攀登世界科学高峰,为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贡献”这一新时期的办院方针;针对国内科学界当前存在的浮躁情绪和我所的研究领域需要长期战略性科学积累的特点,在制订所知识创新工作全面推进阶段试点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5-10年我所科技创新的6个战略重点:地球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论创新;历史时期人地系统过程与人地关系耦合;全球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生态环境格局变化和生态系统评估;基于全面小康目标的我国水土资源综合优化配置;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决策支持系统。同时,坚定不移地支持“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陆地表层生命物质过程”这个长期战略性方向。
以上6个科技创新战略重点, 是我所在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推进阶段,强调针对国家重大需求,凝练提升科学目标,经过反复酝酿,确定的综合集成学科方向,也是我所可以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决策做出重大贡献的重要领域。
(三)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创建国际一流研究平台
在今后2-10年中,为了确保本学科领域发展目标以及科技创新战略重点的实现,本所将加强科技支撑能力建设,以保证稳定高效的科研支撑条件,创建国际一流的地理科学和资源环境科学研究平台。包括建成以生态网络野外台站、理化分析和地表过程模拟实验、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系统为基础的“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技术支撑体系,以及以图书馆、学术期刊、计算机网络为主体的科技信息支撑体系。主要举措将包括:
1.加强CERN台站网络观测系统建设。目前本所拥有CERN综合研究中心、水分分中心和4个野外实验台站,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资源环境长期定位观测和相关科学问题实验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已经集成整编了29个实验台站自1999年以来的资源环境及水分、土壤、气象、生物要素的动态监测数据,以及区域和国家尺度的生态环境综合数据,成为我国资源环境研究领域的重要定位观测数据来源之一。本所将通过CERN和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平台的结合,实现对资源环境时空过程研究在微观与宏观层面上的转换与衔接,为揭示地表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和现象提供集成研究方法论。
2.加强理化分析和地表过程模拟实验系统建设。同时,争取以CERN综合研究中心为依托,联合本所4个野外实验站,建立“陆地生态系统(待定)”院级重点实验室,最终联合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所有成员单位,争取整体进入国家实验室序列,建立国家层次的生态环境综合研究实验平台和数据资源交换与管理中心,实现全方位的开放。
3.加强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平台和数值模拟研究环境建设。基本建成国家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平台,具备适时向国家高层决策机构以及公众用户提供资源环境空间数据服务的能力,满足国家对国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决策信息的迫切需求。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基地网络共享平台上,实现我院台站网络、对地观测专题分析、区域专题制图及特殊地理环境等各类数据集成及全面科学数据共享,实现以野外台站和资源环境时空信息分析为基础的“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集成研究方法论创新。
(四)坚持长期战略方向,促进重大创新贡献成果产出
在坚定不移地支持“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陆地表层生命物质过程”这个长期战略性方向的同时,本所将通过组织分析地理科学、资源科学,以及地球信息科学的国际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以及本所的优势,制定分阶段的产出规划。通过加强在研项目的全过程考核与管理,以及在研究所激励机制中突出对重大创新贡献的奖励,对具有较好发展前景及国家需求明显的项目加强组织和支持力度。通过分析,本所初步确定在今后2年中将给予重点支持的方向包括中国LUCC50年与陆地表层生态过程、基于全面小康目标的中国城市化集成研究、GIS产业化、资源环境科学数据平台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规划研究等。
我所2003年度所工作会议暨新时期发展战略研讨会的成功召开,为在我所深入贯彻中国科学院新时期办院方针,实施知识创新三大战略奠定了基础。会议成果必将在我所2003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中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办共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