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前沿 |
专业与业余--介绍美国的业余科学家学会 |
关键字:学会
时间: 2003-11-21 点击率: 1113336 |
摘 要: 专业与业余--介绍美国的业余科学家学会
笔者曾不止一次倡导建立科迷组织,惜乎国内迄今除了一些天文同好会之外,这样的组织还为数太少。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的田松博士、《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的张九庆等都讨论过“民间科学家”现象。
|
专业与业余--介绍美国的业余科学家学会
笔者曾不止一次倡导建立科迷组织,惜乎国内迄今除了一些天文同好会之外,这样的组织还为数太少。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的田松博士、《中国科技论坛》杂志社的张九庆等都讨论过“民间科学家”现象。我们看到,好些“民间科学家”是如何锲而不舍地努力,但几乎可以肯定他们将徒劳无功,如果有了更多的科迷组织,就能对他们(至少是其中一部分)进行有益的引导。科研活动的主体当然是专业人员,但是业余科学爱好者也能做出自己的贡献:有的是做出了扎扎实实的科学贡献,如开封的业余天文爱好者张大庆2002年2月发现了后来被命名为“池谷-张”的彗星;有的是用点点滴滴行动为科学大业造势,好比无数业余乒乓球爱好者的存在是保持我国乒乓大国长盛不衰地位的最佳土壤一样。美国有许多的科迷组织,今天介绍一个名叫“业余科学家学会”(Society for Amateur Scientists,简称SAS)的组织。
该组织成立于2001年,它的宗旨是推行这样一种信念:做出发现是任何自由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其成员的范围极广,有未受过专业训练的纯业余科学爱好者,也有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进行探索的博士学位拥有者。按SAS的定义,“业余爱好者”指的是纯粹为着享受发现之乐趣而从事科学的任何人。年度会费只有35美元,家庭会费50美元,学生会费25美元。会员享有的权利包括:获得电子版周刊《业余科学家E-会讯》;购买天文望远镜、试管、电学仪表等科研用品可享受折扣价,最多折扣达50%;购买科学、科普书籍可享受25%的折扣;著名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的“业余科学家”栏目中的所有内容已汇总成一个光盘,购买此光盘可折扣30%;订购《科学美国人》杂志可便宜10美元;根据特殊的安排,会员可免费参观国家自然史博物馆的一些不对公众开放的部分;参与“国际科学计划”,能有机会接触地震学、考古学、天文学、火箭学等领域的前沿研究,从而培养自己的科研技能;在正式向科技期刊投稿之前,学会可帮助约请专家审稿提意见,等等。
2003年7月17-20日,该组织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举行了“第二届百姓科学会议”,会上有大量精彩的讲座,例如:有“人力飞行之父”美称的Paul MacCready博士的演讲题目是“面向个人和世界的百姓飞行科学”;《怀疑者》杂志创办人Michael Shermer的题目是“在达尔文的遮蔽之下”,介绍为自然选择学说做出重要贡献的另一位科学家华莱士;米勒斯维尔大学的物理学教授John Dooley介绍他根据《业余科学家E-会讯》上一位同僚的建议所改进了的傅科摆;一位业余科学家Glen Hemerick的题目是“恢复浮游生物”;专利律师John Greaves的题目是“业余科学家应了解的专利和其他知识产权问题”;内华达大学的John Lighton博士介绍利用电子传感器采集和记录数据的各种方法;得克萨斯的一位生物学家讨论“关于一种极其罕见的名为魔鬼雪茄的真菌之新发现”;女出版商Arielle Eckstut曾帮助一些业余科学家出过书,这些书的销售额达几百万美元,她的题目是“将您的激情追求变成文字”;SAS的项目经理Sheldon Greaves博士的题目是“充分利用政府出版物之宝库”;2003年英特尔国际科学和工程大赛少年组大奖得主Lisa Glukhovsky介绍的是“确定近地小行星与地球间的距离的迅速而准确的方法”;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吹玻璃高手Gary Coyne介绍除了用锤子砸、往地上扔之外,还可以怎样弄破玻璃,在实验室中又该怎样避免损坏玻璃制品;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的心理学教授Diana Deutsch讨论了声音感知的一些奇妙现象;物理学家Jack Dea的题目是“低频电磁监测及其与地震的关系”;任职于一家公司的Joseph DiVerdi博士介绍如何通过发射与接收甚低频电波,结合软件分析,来探测电离层、太阳耀斑和伽马射线爆发等;John Powell先生专门研究开发装在乒乓球里并送入太空的微型实验装置,过去23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开发低成本太空研究系统,比如将棉花糖装在乒乓球里,使之在10万英尺高度的近真空状态下膨胀这种好玩的实验,还有装在乒乓球内的极其精确的宇宙线计数器。他在会上详细介绍了这种称为乒乓卫星的微型装置;奥罗拉大学的John Gudenas的题目是“民间科学家对社区的责任”;一家公司的总裁Roger Gilbertson的题目是“移动物体的10种或11种方法”;等等。这些题目都非常引人入胜,可以想见对业余科学家的吸引力。
笔者亟盼国内尽早成立类似SAS的组织,因为仅有各类科协组织还远远不足以满足广大科学爱好者的多样化的需求。
作者:武夷山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
发表于《科学时报》2003年10月24日
参考文献:
www.sas.org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