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国际前沿
印度能否赶超中国
关键字:印度   时间: 2004-04-26  点击率: 1111258
  摘 要: 印度是南亚的大国,也是中国的重要邻邦之一。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都是在 20 世纪中期摆脱殖民主义的束缚,走上民族独立发展的道路。尽管两个国家也有很大的不同,可是如果将印度作为一面镜子,还是可以映衬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很多成功和不足之处。自满永远是成功的大敌,充分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学习、借鉴印度的成功经验,对推进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一、从中印信息产业的对比谈起
  
  改革开放 20 年来,中国经济迅速起飞,诸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而印度似乎变化不大,依然没有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可是,我们千万不可小瞧印度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潮,以软件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高速前进的决心。文 [1] 指出“印度在新经济浪潮下,有着不少胜于中国的优势:印度中层以上人士的英语能力远远超过中国,印度科技人员的数量在苏联解体后位于世界第二,印度的数字天才比中国更大面积的层出不穷,在美国硅谷问世的 2000 家新公司中有 800 多家是印度人创办的。”这些数字不能不说给我们深深的刺激,但正所谓知耻而后勇,我个人还是倾向于,只要严密论证,科学决策,中国在 IT 产业,包括软件产业,都是有可能超过印度,甚至大大超过印度发展水平的。
  
  我本人先后参加了物理学院基础实验 CAI 系列软件的开发和北京大学校长基金课题《数字视觉处理软件方法》的研究 [2] ,因此对软件算法研究,和软件工程成熟度 CMM 认证体系等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想结合我个人的实践,谈一谈中国和印度在 IT 产业的差距和我们面对的挑战。文 [3] 的观点有一定合理的成分,但对于作者认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弱点是程序员太爱标新立异,不遵守规范和标准,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勤于思考,勇敢探索和传统不一样的路子,决不是文中所说的奇技淫巧,而是我国在软件产业“后发制人”的极为有利的法宝。创新已经无可避免的成为 21 世纪人类进步的主题之一,我国在 IT 领域,有很多充满创新精神的灵活头脑,这怎么可能是一件坏事呢?!美国微软公司只在美国本土,英国剑桥,和中国北京设立了研究院,设立在北京的研究院专门负责当前最热门的多媒体领域的基础研究。可以说,在整体上来看,我们国家在计算科学的基础研究上,特别是多媒体基础研究上,有着很大的优势。 [4] 可是,我们国家的计算技术人才分布可以说是哑铃型的,高级尖端创新人才和仅会写几行初级代码的人多,位于中间的能熟练的编程,写出规范的,不带有个人风格代码的软件蓝领是十分匮乏的;印度的优势恰恰在于其拥有大量的规范熟练的软件工人,可以组建大型“外包型”软件加工企业,为欧美大软件公司加工大量小软件组件和编制软件说明文档等,而这正是我国 IT 产业的软肋。但是从长远看,随着软件工人由少到多,培训机构由弱到强的历史过程,熟练的常规软件代码加工由于位于整个软件产业链的下游,将不可避免的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生产一样,利润空间越来越少,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我国如果保持高端计算科学的基础人才不断涌现,就可以逐步占据软件产业链的上游甚至源头,研发新的优秀算法,大量申请专利,和美国科学家一起参与 IEEE (国际电子工程协会)各种国际标准的制定。日本索尼公司董事长说得好,卖产品不如买技术(利润大),卖技术不如卖标准。按照目前我国高级计算人才层出不穷的现状发展下去,只要国家坚持政策倾斜支持,引导得当,我国完全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能从软件产业链的上游分得一大碗羹。
  
  文 [5] 系统总结了印度软件产业高速发展的推动因素:政府免税和其他鼓励政策的倾斜,高校普遍开设计算机专业和大量能保证质量的民间计算机学校的设立,印度知识分子普遍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软件公司注意工业流程管理和质量体系的认证,和拥有大量能熟练规范编程的软件蓝领廉价劳动力。我很赞同这样的分析,目前,我国也十分重视软件基础人才的培养,例如在各地建立了很多软件学院,软件企业积极通过 CMM (软件成熟度)和 9000 系列认证,例如用友,金蝶,东软等一批中国企业相继通过了 CMM2 或 CMM3 认证。但是,从更深层次上分析,究其根源,我国软件企业最缺乏的还是高级项目管理人员和系统分析员。项目管理的失败和不成熟造成大型软件开发非常混乱,每个开发人员没有明确的分工,每个人编写的代码之间接口不匹配,甚至数据类型,变量之间都不一样。系统分析的不成熟则造成每个开发人员编写的代码尽管都符合了要求,整合在一起也能勉强运行,但是,系统不稳定,功能少,错误多,软件脆弱,容易因用户操作不当而整体崩溃;由于设计时没能很好的规划、预留扩展接口,造成升级十分困难,我曾经了解到很多企业的信息化 ERP (企业资源流程控制系统)和 CRM (客户管理信息系统)的每一次升级都是一个推倒了重新再来的十分痛苦的过程。如果我们的企业有很好的系统分析员,即使程序员有编码不规范的习惯,系统分析员都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接口描述和模块分化,并适当的总结引导,很快程序员就可以做到规范的编码。如果我们的企业有很好的项目管理人员,就可以从整体上科学的把握设计可以扩展的软件系统结构,以后随着版本不断升高,无须推翻重写,只要把原来空着的接口填上新的功能就可以了,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效益。文 [6] 支持了我的上述观点,不过作者倾向目前应该走贸工技,由弱到强的漫漫长路。但是,从微软亚洲研究院到 IBM 中国研究院等等,一大批最著名的国际大企业将基础研究的重心向中国倾斜的趋势来看,我们如果一味的重视劳动密集型的软件发展模式,恐怕就不能后来者居上,占据上游的富矿,而要跟在印度之后久久徘徊了。
  
  文 [7] 指出,由于美国经济增长下滑,印度软件业有向欧洲开拓市场的动向。我认为,这恰恰给我们敲响警钟,一味的追求软件的制造,而不作高水准的基础研究是要受制于人的。美国经济增长下滑,就要求把更多的就业机会留在国内,因此外包的工程自然减少。而作基础研究,谁使用你的专利技术,谁就得为你买单,因此很难受制约。
  
  前面指出,我国重视计算技术的基础研究,加强高级项目管理人员和系统分析员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一味的学习印度软件的发展模式,集中从事低水平的开发,恐怕会失去我国软件产业跨越式发展,占据产业链上游的很多宝贵机会。但必须指出,我国目前加强软件学院的建设,培养一大批工程型人才是十分正确和必要的。文 [6] 指出,印度软件业 70 %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我们却面对着一个被公认为是全球潜力最大、却被外商占据着 2/3 以上份额的 IT 本土市场。工程型人才的大量培养,对争取国内市场份额,消化基础研究的创新成果,将大量新技术迅速向产品转化,都是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去年朱总理访印,一针见血的指出,我国是硬件加工和生产大国,而印度是软件大国,中印两国相对于竞争,互补的空间还很大很大,朱总理的讲话立刻得到了印度人民的强烈称赞。文 [8] , [9] 显示,中印之间贸易增长很快,但现有贸易多以原料和传统工业为主,因此,在高技术领域,两国加强合作,是很有意义,很值得探索的一件大事。
  
  二、在基础科学领域我国有后发优势的潜质
  
  基础科学的研究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了一个国家真正的创新能力。 [10] 列举了印度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泰戈尔 (1913 年获文学奖 ) 、喇曼 (1930 年获物理学奖 ) 、霍拉纳 ( 美籍印裔, 1968 年获生物化学奖 ) 、昌德拉塞卡 ( 美籍印裔, 1983 年获物理学奖 ) 和特雷萨修女 ( 印籍葡裔, 1979 年获和平奖 ) 。实际上,除去政治味道很浓,意义不大的诺贝尔和平奖和诺贝尔文学奖之外,印度的获奖者为 3 位, 2 位印裔, 1 位印籍,所取得的成就都是在 60 年代之前完成的(昌德拉塞卡用广义相对论所做的,导致其获得诺奖的恒星的“昌德拉塞卡半径”计算工作是上实际 30 年代完成的,当时他很年轻)。
  
  而华裔仅物理学就有 5 位诺奖获得者, 97 , 98 ,崔琦和朱蒂文先生连续得奖;提出艾滋病“鸡尾酒”疗法的何大一先生,由于量子计算机研制而于 2001 年获得计算机领域最高奖图灵奖的 姚期智先生所做的工作都是在 80 ,甚至 90 年代之后完成的。尽管印度有,而我国至今仍然没有自己国籍的诺奖得主,但是由上所述,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的基础科研孕育着一个绝佳的腾飞机遇,特别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寻根意识对我们都是十分有利的(例如,最近我国受 sars 疫情袭击,何大一先生立即暂时放下 AIDS 的研究,火速赶往我国指导有关 sars 的科研)。
  
  前面的分析,决非搀杂个人感情看问题,而是从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判断而提出的预测。 [11] 指出了印度的科技和教育走在了发展中国家的前列的 3 点原因,归结起来,就是英国殖民统治留下较好科教基础;印度学者有较强的西方留学背景和印度政府的重视。前两点随着时间的推演渐渐淡化,而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经济企业界(例如李嘉诚先生资助的长江计划 [12] )、政府对科教兴国的日益重视、人民群众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朴素的重教意识、海外学者急剧增加和报国意识( ETS 的统计显示,美国的外国留学生中,仅中国大陆部分就远远高于其他国家)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为 21 世纪我国基础科研的大发展奠定了一个绝佳的基础。
  
  前面只是做了一个乐观的预测,我们必须看到,印度的科教基础还是十分雄厚的,我们由于文革的冲击,底子薄,基础浅,加上现在科技界又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蔓延,我们面临的问题很不少,因此务必要戒骄戒躁,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但是,如果看到诸如印度的诺贝尔奖位居第三世界之首,印度号称“世界第三科技大国”,就妄自菲薄,失去自信也是很不可取的。我相信只要大环境适宜,在基础研究领域我国是有很大的后发优势的。
  
  三、种姓制度是制约印度社会前进的最大障碍
  
种姓制度在印度至少已经存在了 3000 多年了,它是印度社会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 [13] 种姓制度和印度人在长期的历史时期所打上的宗教烙印,深深的束缚整个社会的思想,限制人们的行为,扼杀人民的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这些沉重的社会思想负担使广大的印度劳动者,或多或少带有一种听天由命,逆来顺受的个性。与之相对应,我国古代的正统儒家文化也有“中庸”的思想,提倡八面玲珑,事事不为先,这些也在中国当代社会思想有所反映。但与印度社会极不相同的是,我国信教群众占总人口的少数,而印度信教者则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中国人的“中庸”大多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很少有别的顾虑,随着现代社会的强烈竞争氛围长期熏陶,经过权衡,一旦认定抢先的好处比跟着别人走的好处大的多,便很快改变自己的人生哲学,适应新的游戏规则。而且,从“愚公移山”、“人定胜天”等成语,就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就有很强的改造世界的主人翁意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总体上说,我国的社会意识更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形形色色的宗教势力在印度久盛不衰,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 [14] 历史上,不少印度革命家用宗教服务于民族运动,激发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推动人民参加民族解放斗争,宗教在一定程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宗教毕竟是一种唯心主义哲学,具有巨大的保守势力和积重难返的惰性, [15] 真正阻碍社会的发展。从历史上来看,印度历史每一次划时代的进步都与宗教改革和新兴宗教的出现紧密相关。 [16] 目前,印度已经不是国大党一党的天下,人民党等政党已经有十分强大的势力,这些政治局势的改变,都或多或少利用了宗教的宣传。印度人民党的崛起伴随着强烈的印度教复兴思潮, [17] 印度的连续五次核试验,印度政府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强硬立场,都与这种 “ 宗教民族主义 ” 有很大的联系。我们应该辨证的看问题,如果说作为短时期政治上的权宜之计,宗教宣传可能“未尝不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适合印度国情的可取之举。 ” 但是,“在印度如此盛行宗教的国家,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无疑是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宗教无疑是起负面作用的。 [18]
  
  相对于宗教,种姓制度可能负面作用占的成分更大一些。种姓制度使农民无意向土地所有者反抗;使企业不能平等的对待不同种姓的员工;使政治的民主受到了种姓社团利益的冲击。 [19] 因此,从根本上消灭种姓制度,是印度通往现代社会的必由之路。
  
四、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要全面的洞悉当代印度社会和中国社会,并对新世纪两个泱泱大国的发展做出预测,可以说是一个极为困难的问题。甚至较为全面的分析一下,都不是短短几千字可以解决的。前面,我主要集中就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方面,很粗浅的谈了谈自己的认识,而且,似乎都倾向于中国发展的有利条件更多些的观点。诚实的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完全不带有自己的偏见几乎是不可能的。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谁不希望自己的祖国更快、更好的发展!可是,勿须讳言,我国正面对着 21 世纪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盲目自大,惟我独尊,衰落都是不可避免的下场,而且我国历史上这样的教训已经足够让每个中国人深深反省了。只有坚持对外开放,虚心向世界各个民族学习,取人之长,为我所用,中华民族才能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跻身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我想,就“印度能否超过中国”这个问题直接做出一个肯定或否定的回答,都不是很有意义的。看到别人的长处,又同时对自己充满信心,这样的态度似乎应该更为可取。
  
  印度和中国一样,都是一个历史古国,人类的发祥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很多优秀之处值得我们学习。 [20] 民族独立之后,印度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大大增强。尼赫鲁总理提出了不结盟思想,对第三世界国家争取一个比较好的和平发展环境有着十分有益的借鉴意义。 [21] 同时,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它们并不是因为体现在印中两国的条约之中才成为原则的 -- 它们本身就是国际真正关系的原则。我们过去一直认为这些原则是正确的,即使全世界都否定这些原则,我们还坚持这些原则。”尼赫鲁说。这就表明,印度和中国在这一先进思想的认识上,有着相同和类似的理解,目前,四项基本原则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关系准则的典范。 [22] 印度高等教育发达,对我国科教兴国事业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23] 甘地是印度的国父,他的宏大思想体系包涵很多非常优秀的精华。“我经常与劳动者一道工作,并以此作为我职业的一部分。这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我总是把自己看成是工人和农民的忠实仆人。” [24] 这句话说得多么朴实,从某种意义上,这正体现了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受到宗教和文化的长期影响,印度人民十分自觉的保护野生动物,在印度,汽车给牛让道,孔雀与人共舞。我国由于文化大革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人定胜天”的无限制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左的思想的影响,很多人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薄弱。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加剧,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也就愈来愈重要。在这一点上,我们也十分有必要向印度人民学习。
  
  中国在历史上中央集权统一的时间长,而印度在历史上则多为分散的各个小国。印度具有 “ 法治 ” 传统,与中国 “ 德治 ” 的社会传统区别较大,却与西方法治社会有相似之点。“依照印度教的看法,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依照 “ 法 ” 运行的,社会各个阶层都必须守 “ 法 ” 。”“ 国家的管理者不是婆罗门而是刹帝利,国王虽有很大行政权力但必须依法行事。” [25] 这些印度历史的传统,都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的。
  
  五、展望二十一世纪东亚兴起
  
  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过:“西方人挟其科技优势,自命为天之骄子。然而,据我的看法,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文化能延长万岁千岁,从下一个世纪开始,河东将取代河西,东方文化将逐渐主宰世界。”这个说法曾经一度引起轩然大波,不少人站出来反对。 [26] 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位学贯中西的世纪老人,对文化有着极高理解的大学者,季老说这些话,无疑有着极为深刻的内涵。我们不能片面的从他给出时间表来理解,而应该深刻体会季老话中深刻的寓意。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所表现出强烈的单边主 意 ,谁能保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历史教训在当今不会重演?历史上,中国和印度作为古文明的中心,其文明的高度是西方国家在当时无可企及的,但如果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有谁能预测这些高度发达的文明将由于自身的缺陷,将会沦落为名不见经传的小国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呢?时间演进,但历史的规律不变。东方文明在经历长达百余年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屈辱史之后,必能凤凰 孽? ,在汲取其他文明精华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在不久的将来绽放出极其绚烂的花朵。
  
  六、后记
  
  我在本学期选修了《印度社会与文化》通选课,第一节课后,不禁窃喜,因为发觉授课的是一位“年轻”的老先生,不但性格平和,而且在不知不觉之中,就把我悄然引入了古老而神秘的天竺之国,在几千年文化积淀的慢慢长河中细细体味。后来又放映了几场印度电影,增强了我对印度的感性认识。接下来的印象,就是东语系的几位印地语同学为大家讲解并表演印度舞蹈,并请来一位印度留学生与大家交流。我在对这门课产生深深兴趣之后,本打算在 4 月 22 日课上做《宗教与印度现代化》之讨论,与大家交流。君不知,南国飘来一朵小乌云 sars ,它笼罩在北京城上,也笼罩在每个人的心上。为了大家的健康,这门课的讲授也只能忍痛割爱了。那些天心情十分压抑,我们理科院系学习负担较重,还有几门期中考试压在肩上,也就忘却了去陈老师的网页上看看,导致我连续两星期周二晚上,跑到理教,看到空无一人的教室,心中一片怅然之情。在每一个人的努力下,北京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改观,时间也悄悄漫步到五月中旬。来到陈老师网页上一看,玲珑满目,原来先生早已将我们自学的“食粮”准备好。于是开动“网络蚂蚁”,将“粮食”逐一不差的搬到我的计算机硬盘上贮存起来,每次开机,便细细品味。到决定动笔写本文时,才发觉贮存的文章已基本消耗殆尽,“印度课”教科书早已在繁重的自然科学思索之后,彻彻底底的翻过了好几遍。可见,先生确实把我引进了这座异国风情的大花园中,使我流连忘返,在此,特意向陈老师深深的说一声:谢谢您!(作者: 刘一)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加工整理,参考资料略]





相关文章:
印度洋岛国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上)
印度洋岛国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下)
谁来支付生态赤字——印度洋大海啸的启示
印度农业部农业合作司官员到沙坡头站访问
相关文章分页:  共 1 页 4 条记录 9 3[1]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