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国际前沿
鼎湖山之窗 第7卷 1-2期 2004年 6月30日
关键字:鼎湖山   时间: 2004-07-02  点击率: 1124527
  摘 要: § 研究动态

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地形抬升与海陆分布对生态系统形成及某些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顺利完成
由我站站长周国逸研究员主持的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地形抬升与海陆分布对生态系统形成及某些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顺利完成。
第7卷 1-2期 2004年 6月30日

§ 研究动态

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地形抬升与海陆分布对生态系统形成及某些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顺利完成

由我站站长周国逸研究员主持的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地形抬升与海陆分布对生态系统形成及某些功能的影响机制研究”顺利完成。

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我国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势由低向高,并造成了大的地形切割,这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生态学上对此进行研究的科学意义非凡。中国目前有两条全球变化研究样带,它们分别以经纬度影响下的水分和热量作为驱动因子,在中南部,东西向的地形抬升无疑起着重要控制作用。本项目紧密结合国家的一系列重大需求,切实依靠我国跨部门的由东向西的大量野外试验台站,研究地形抬升驱动因子下生态系统形成及发育机制、生态系统类型与水资源的关系、生态系统类型控制土壤侵蚀的机理和森林维持全球C平衡功效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项目完成期间,共完成83篇学术论文,其中发表71篇,接受12篇。7篇发表或接受在SCI刊物上,5篇在EI刊物上,45篇在核心刊物上。共培养了9个博士研究生,13个硕士研究生,向国内外争取课题经费100多万元。

“净化生活污水的人工生态绿地集成技术”项目进行顺利

由张倩媚主持的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净化生活污水的人工生态绿地集成技术”进展顺利。2004年初在植物园宿舍区污水出口处建立了一块人工湿地,进行生活污水的处理研究。该基地建立了泵房、过滤沉淀池、配水槽、4个5*5M2的人工湿地池,并用2级并联进行2个对照处理,并增加了盆栽筛选植物实验。工程运行一切正常,植物生长良好,已筛选出一批能在污水中生长良好的植物品种,并达到了预期的污水处理效果,实验正在进一步进行中。曾接待了国内外各研究单位、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等多个团体的参观考察,并与深圳多个单位进行了合作交流和继续扩充研究工作,争取更多的经费投入,把项目的研究深度和推广工作做得更深入。

碳通量观测系统自2002年10月建成以来,已经采集了大约20个月资料。数据总有效率,7层梯度常规气象数据为90%,通量观测冠层上(27米)、冠层下(2米)分别为75%、80%(比北方地区低)。初步完成论文5篇,深入研究正在进行中。

5月上旬,根据碳通量观测课题组(箱式法)总负责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对我站实验方案的修改意见,张德强副站长、刘世忠、周存宇、孟泽等将鼎湖山3个林型观测点的采样地箱进行了重新布置,由原来每种处理3个重复增加到6个重复,并对地箱的位置做了适当调整,修改后的实验方案更加符合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

在其它站基本都停止了箱式法碳通量24小时野外采样工作后,我站全体人员共同努力,在3月21-25日顺利完成了一周年的24小时测定任务,取得了准确丰富的野外观测数据。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和项目组的要求对野外采样方法进行了调整,试验处理由原来的3个(裸地、凋落物、植物)减少为2个(裸地、凋落物),处理重复数则由3个增加到6个,采样频度则保持每周一次,停止了24小时测定,目前野外采样分析工作正在持续正常的进行。

§ 交流考察

美国著名生态学家Dr.Sandra Brown教授访问华南植物园

美国著名生态学家Dr.Sandra Brown教授,应华南植物园莫江明、孔国辉等研究员的邀请,于5月20-24日访问考察了华南植物园。

Brown博士曾于1989-1994年期间与我站原站长孔国辉研究员等合作,在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分别开展了两项中美合作研究项目,并因此与我园研究人员长期保持合作关系,为提高和扩大鼎湖山的国际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此次来访,在莫江明博士和方运霆博士等陪同下,Brown博士对鼎湖山保护区长期定位研究样地和实验室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为保护区未来科研发展方向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同时还与莫江明研究员就近期合作事宜进行了协商。

周国逸研究员代表华南植物园接待了Brown博士,并与Brown博士就华南植物园建设和生态学发展规划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

§ 保护管理

鼎湖山森林防火指挥部举办“鼎湖山森林扑火培训班”

4月12-13日,鼎湖山森林防火指挥部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举办了“鼎湖山森林扑火培训班”。指挥部领导成员、扑火队员和预备队员共128人次参加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森林火灾的案例分析、引发扑火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应采取的措施及扑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

通过这次培训,使鼎湖山森林防火指挥部全体人员对扑救森林火灾理论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并增强了扑火期间的紧急避险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鼎湖山森林防火的战斗力。

§ 科普教育

今年又有两个新的学校成为鼎湖山教学实习基地的使用者

6月6-12日,广西玉林师范学院环境科学系师生80多人,在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开展教学实习,保护区有关部门特别是公众教育部的同志从实习指导、计划安排和后期服务等各方面积极配合和支持,使他们的这次教学实习取得了圆满成功。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师生们还与鼎湖山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和研究生们进行了篮球友谊赛。临行前,该学校向保护区管理局和专家公寓分别送交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6月11-13日,暨南大学环境工程系师生50余人在鼎湖山开展教学实习,并在保护区管理局黄忠良教授等的指导下进行了生物多样性永久样地的建立和测定方面的实习。4月,湛江海洋大学在时隔数年后又来到鼎湖山开展教学实习。黄忠良教授给他们作了题为“药用植物的保护与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讲座。

此外,鼎湖山保护区管理局首次接收肇庆教育学院的学生进行毕业实习,生物系园林专业曾瑞娟等4名同学在欧阳学军助理研究员等的精心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 科研成果与获奖情况

6月9日,省委、省政府在广州隆重召开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奖励为我省科学技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获得2003年度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的单位和个人。我站张倩媚助理研究员参加的“广东省主要农情动态监测与快速预报研究”成果荣获200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由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东省林科院共同承担的研究项目“城市林业优良树种选育及其应用”获2003年度佛山科技进步二等奖,我站孔国辉研究员、张德强副研究员、温达志副研究员分别排名第二、第三和第六,我站刘世忠、褚国伟、张倩媚等人参与了该项目的研究工作。

候梅芳博士获2003年度刘永龄奖学金特别奖。

生态台站党支部获2004年度华南植物园先进基层党支部,我站副站长张德强同志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在职博士研究生王春林同学获广东省气象系统2003年度先进工作者称号。

§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的力量近年来越来越壮大,无论从研究工作、论文、成果的产出等都在我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站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研究生的管理工作,尽量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为他们提供一切有用的实验设施和长期监测数据,与职工一起形成了一个平等互助的团结集体。今年我站有两位博士生导师(周国逸研究员和黄忠良研究员),三位硕士生导师(温达志副研、闫俊华副研和张德强副研)。目前在读的有12个博士研究生、9个硕士研究生,今年7月份毕业5个博士生,2个硕士生。

☆ 2月17-19日,博士研究生王春林同学赴香港参加第十八届粤港澳气象科技研讨会,并做题为“基于GIS技术的广东寒害监测预警研究”的发言。

☆ 4月14日,我站7位博士研究生举行了开题报告。他们分别是徐国良(南亚热带森林土壤动物群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旷远文(利用年轮化学分析重建珠江三角洲典型元素污染历史);方运霆(N沉降对我国南亚热带森林土壤N素转化的影响);周存宇(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主要温室气体通量变化的研究);官丽莉(我国纬度梯度与垂直梯度上典型森林植被凋落物分解研究);欧阳学军(鼎湖山主要森林土壤碳分布与动态研究);史军辉(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植物种子特征及其动态格局的研究)。

☆ 6月期间,我站共有7位学生完成了学位论文答辩并都顺利通过。他们分别是博士研究生张咏梅(青藏高原东缘人工云杉林土壤酶特征及其与系统动态变化的关系研究)、侯梅芳(多孔纳迷TiO2的制备、表征及其光催化降解NOx的研究)、尹光彩(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水文学及养分循环)、温达志(亚热带木本植物对生长光强的生理生态响应)、硕士研究生罗艳(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3种主要林型水文学过程中总有机碳转运初探)、周小勇(鼎湖山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垂直格局研究)、张倩媚(鼎湖山主要林型优势树种种间联结性研究)。

☆ 我站2003年7月毕业的黄志宏博士,分配到广东省韶关学院英东生物工程学院工作,目前仍经常来园继续参与本站的合作研究工作,主要是从事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水文生态学模型模拟研究,在集水区水平上应用分布式确定性水文生态学模型-TOPOG模拟森林植被的水文生态学功能,探讨其演替动态及分布格局对水文生态的可能影响,以及鼎湖山森林植被对全球CO2升高的可能响应。

☆ 6月18日,博士研究生侯梅芳同学参加了2004中科院广州教育基地研究生学术论文年会的学术报告比赛。今年毕业的侯梅芳同学将于7月12日赴香港理工大学民用结构工程系,以研究助理身份进行为期7个月研究工作,参与的项目是"Development & Optimization of Novel IAQ Technology"(.31.37.A508),即“新型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技术的开发和完善”。

☆ 6月份,经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生党支部一年的预备期培养、考察,同意硕士研究生周小勇按期转正。周小勇同学今年硕士毕业后还考取了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环境工程专业,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仇荣亮教授。

§ 简 讯

★ 2003年7月-2004年1月,我站副站长张德强副研究员应美方的邀请,以高访身份到美国Department of Botany & Microb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工作学习。张德强同志在美期间侧重学习了Mata Analyses 和 Pathway Analyses 并整理了不同生态系统对C、N交互作用的响应等相关资料,这对我站现有研究项目和今后研究工作的开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 2-3月,我站站长周国逸研究员受中科院的委派,以高访身份到美国 EROS Data Center (EDC), U.S. Geological Survey进行工作访问。访问期间,周国逸研究员与美方专家就目前进行的合作项目及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交流和探讨。根据达成的协议:美方专家将在9-10月份到鼎湖山站开展研究工作;鼎湖山站拟派由周国逸研究员和刘曙光客座研究员共同指导的博士生唐旭利同学于7-10月到美国地质勘探局地球资源观测系统数据中心进行短期的学习,费用由美方支付。此次学习期间,唐旭利同学将在刘曙光研究员的指导下学习模型模拟的基本方法,并将运用ED(Ecosystem Demography)模型模拟鼎湖山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碳动态。

★ 2月19―20日,召开了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我站周国逸站长当选为广州市科协第八届委员会委员。

★ 3月16日,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黄飞燕、丘志阳两位同志参加了肇庆市旅游发展局召开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工作会议。通过学习和工作交流,提高了对环境管理意义的更深层次的认识,强化了对环境监测标准的理解,提高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自觉性。

★ 3月份,闫俊华副研到北京地理所参加973项目“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的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储量的对比研究有关事宜和有关碳储量本底调查规范,并汇报了鼎湖山站碳通量观测状况。

★ 3月29-31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第十二次工作会议暨年度学术交流会。鼎湖山站共有8人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6篇。刘菊秀博士和闫俊华博士分别作了“土壤累积酸化对鼎湖山马尾松林物质元素迁移规律的影响”和“鼎湖山森林演替过程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两个报告。

★ 5月11-18日,黄忠良研究员参加了在云南丽江举行的第六届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研讨会,并在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讨论会上作了“干扰和环境异质性相互作用对鼎湖山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的报告。

★ 5月24-26日,刘世忠工程师参加了生物分中心在中国林科院林科宾馆举办的“GPS原理与操作”培训班。此次培训主要针对生物分中心为CERN各台站统一采购的GPS仪器进行,参加单位包括CERN的34个台站、综合中心、生物分中心的48位人员。培训内容包括:1)GPS理论培训,包括GPS原理与应用、高动态亚米级GPS的原理与应用、TOPCON Turbo-G2应用实例理论讲解;2)软件使用培训,包括数据采集软件的安装调试与使用的理论培训、PC 后处理软件的安装调试与使用的理论培训;3)操作培训与考核,包括外业作业的操作培训、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考核。培训回来后,于6月29日 前往我站进行了野外实际测量操作,结果发现,由于仪器本身配置等原因(主要是卫星信号接收问题),在五棵松通量塔上测量结果良好,而在林内林下则难于进行测量,有待与仪器供应方联系协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 6月5日,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领导一行5人到鼎湖山保护区进行了访问和工作交流。

★ 6月12日,湖南省炎陵县主管自然保护的副县长、林业局长和桃源洞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等领导参观访问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王远球局长和黄忠良副局长等会见了来访客人,并就各自保护区管理工作交流了经验,以及在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交换了看法。

★ 6月11-16日,我站褚国伟参加了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土壤分中心在青海省西宁市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召开的“CERN土壤监测规范与数据质量控制研讨会”,向中心反映了鼎湖山站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掌握了网络要求的标准监测方法和元数据的管理方法,会后考察了青海湖和海北站。

★ 经园创新研究组的重新组合,我站目前有固定研究人员9人,技术支撑人员3人,野外观测固定人员2人;流动人员28人,其中客座研究人员7人,在读研究生21人。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

根据《院知识创新工程科技基础设施――院野外台站网络建设方案》的要求,鼎湖山站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完成了70%,主要包括野外研究设施的更新和改造、野外观测实验室的建设及野外样地道路维修、围栏、电缆铺设等项目;站区道路改造和办公用房的加建工程已于6月5日动工,计划7月底完成。工程项目总造价约25万元,采用邀标的形式进行招投标,在园共建办、国资处、纪检及审计等领导及有关人员的参与下,确定四会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为中标单位,同时确定肇庆市鼎湖区建筑工程监理公司为监理单位。该项目严格按照招投标的程序进行,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目前土建工程已完成了50%,工程进展顺利。


编辑:张倩媚 校审:周国逸 张德强

相关文章:
鼎湖山之窗 第9卷 3-4期 2006年12月28日
秦大河院士一行访问鼎湖山站
蒋有绪院士访问鼎湖山站
鼎湖山、鹤山两站职工前往千烟洲站参观学习
科学院相关部门和兄弟生态站人员到哀牢山生态站考察
相关文章分页:  共 2 页 15 条记录 9 3[1][2]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