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国际前沿
直面生态危机(上)
关键字:生态   来源: 南风窗   时间: 2005-01-11  点击率: 1491020

  

     沙漠化吞噬北方

   2004年,当亚洲第一大沙漠水库——甘肃红崖山水库枯竭时,赖此水生存的“沙漠楔子”、“沙海之舟”、巴丹吉林和腾格里沙漠的天然屏障——民勤绿洲陷入生死边缘。民勤曾有大禹治水到此才大功告成的说法。再看今日民勤,一亩亩良田变为荒漠,一个个村落沦为废墟,再面对一群群背井离乡的生态难民,有专家预言,民勤绿洲将在十几年内消失,民勤将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进而,北方巴丹吉林、腾格里、库姆塔格三大沙漠将连成一片。北方——这一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成了沙的前沿和沙的海洋。

   对我国沙漠化现状,这里只举两个数字就可充分说明问题: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约为174.3万平方公里,超过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沙化的年扩展面积为3436平方公里。

   人沙之斗何止千年,但是人类至今仍然无法把握沙的品行,这一沉默而疯狂的敌人以各种形式吞噬着人类生存的基础。政府执政能力的有待提高、对环境保护者政策的优待、研究与治理的进一步结合、转变当地居民的治沙意识、转变非当地居民的忧患意识也许就是我们从2005年开始不得不做的大事。

   今日的治理思路和技术要经得住明日生态的考验。在张掖梨园河灌区,我国第一个农业节水灌溉试点,为了给下游内蒙古居延海输水,更大程度上节省了当地的生态用水,可怕的是这一流域都是沙化严重的地区;全国治沙女杰宁夏白春兰治理沙化成绩突出,却欠下了植树种草的一大笔贷款;50年前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地治理沙漠化植的树、种的草因为无水浇灌,如今大部分已经死亡,破毁了土壤层,反而加速了生态恶化。就连号称沙漠不倒翁的胡杨树,今年也大批死去。似乎所有的一切,在沙的面前都不堪一击。

   长江水系,10年崩溃?

   不久前举行了“保护长江万里行”活动,众专家在考察后直言不讳:长江水系已陷入深度危机,若不及时拯救,10年之内,长江水系生态将濒临崩溃。

   人为的因素在长江流域显得尤为突出,各企业取得“污染权”几乎不费吹灰之力,这当中也是地方保护和环境腐败在作祟。中上游地区引进的众多项目大都是污染严重的工业,完全可以用“企业林立,排污口密布,且大都直排入江”来形容。由于当地环保归属地方政府管理,当环保和经济发展发生冲突时,地方政府大多会选择后者;另外,生活污水的排入量和工业污水的排入量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更为严重的是沿江农业对长江水的污染,据专家估算,农业污染物总量与工业、生活排放的污染物总量相当,农业的污染主要来自于肥料的不合理使用,解决农业对长江的污染可能比解决工业污染更为艰难;还有由于沿江植被的大肆破坏导致融入长江的泥沙增多,长江水逐渐混浊起来,近年来长江会成为第二条黄河的说法已广为流传。

   权威统计称,2003年,长江流域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年排放量已高达250多亿吨,其中9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长江。结果是长江水的自洁、自调功能的逐渐丧失,长江珍稀动物的灭绝和沿江居民饮用水的恶化。有专家进一步论证,说在污染严重的沿江城乡里癌症肆虐。

   青藏高原,湖泊萎缩

   今年黄河源头的鄂陵湖出水口断流了!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头地区湖泊萎缩,湿地退化严重;近年来大片沼泽地消失,冰川退缩,“千湖之县”玛多县境内众多湖泊水位下降甚至干涸;猖獗鼠害造成大面积寸草不生的黑土滩。这就是“中华水塔” 三江源的现状。专家认为,三江源的生态恶化,对“两江一河”中下游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近青海省政府决定在三江源地区进行生态大移民,力争将三江源18个核心区变成“无人区”,以保护日益恶化的三江源生态。

   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湖泊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内陆高原湖区,占全国湖泊面积的近一半。近年来青藏高原有30%以上的湖泊干化成盐湖、干盐湖,仅就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来说,最高一级古湖堤高出现在水面约100米左右。

   而青藏高原水循环的变化对正在实施的青藏铁路、三峡等重大工程具有影响;此外,不可避免地对有关水资源,如两江一河,甚至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水系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据气候专家分析,青藏高原的水变化对东亚的气候变化有重大作用。

   陆源污染,祸及海洋

   当有一天吃不到我国产的黄鱼,你心里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当有一天你听到我国近海已不产鱼时……恐怕更多的人认为这只是一种大惊小怪的提法,但是事实上你已经基本上吃不到渤海的带鱼了。近岸海域水质污染,近年赤潮频发,沿海湿地、红树林和珊瑚礁消失,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海上的开采和过渡的捕捞并不是海洋生态恶化的主要原因。专家认为我国9成的海洋污染物来源于陆地,来自于陆上的人。

   在陆源污染中,生活和农业污水已经超过工业废水,成为海洋的第一大污染源。一个重要渠道是大江大河污染物的注入,如海河、淮河、辽河、珠江,甚至是黄河和长江。这样,治理海洋污染就与治理河流污染归结在一起,治污呈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状。中国沿海各种类型的主要污染源有200多处,渤海、黄海沿岸有100多处,其他分布在东海、南海沿岸。

   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关于保护渤海的法律法规就有70多部,但现实是情况还在不断恶化。

文章分页: 1 2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生态预报:生态学的重要前沿领域
内蒙古生态恶化初步得到遏制
大亚湾沿岸生态保护取得重大突破
五四广场群鱼“闹海”
《全国林业生态建设与治理模式》出版发行
西部典型区域森林植被对农业生态调控机理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
CERN彭少麟获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建设生态省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云南省认真组织实施六大生态工程八大林业产业
中国北方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合作协议签署
中国西部环境和生态科学重大研究计划两项目获肯定
相关文章分页:  共 69 页 689 条记录 9 3[1][2][3][4][5][6][7][8][9][10]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