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友好往来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第2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第10期)
关键字:论文,摘要   时间: 2003-04-16  点击率: 164211
  摘 要: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第2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第10期)  

本期为生态系统观测技术部分的论文摘要  
如需要全文,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中国陆地生态信息空间化技术研究(1)
―气候/气象信息的空间化技术途径

于贵瑞 何洪林 刘新安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气象/气候信息空间化研究的现状基础上,评价已有的气象/气候信息要素空间化技术的进步,探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气象/气候信息空间化的技术途径,提出了构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空间化信息系统的基本设想,并概要地介绍阶段性研究成果与应用展望, 指出建立一个适应不同科学研究的精度和时间空间分辨率较高的空间气象/气候数据库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以推动我国陆地生态信息空间化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的进程。

关键词:生态信息 空间化技术 气候值 气候要素

-------------------------------------



中国陆地生态信息空间化技术研究(2)
―太阳辐射要素

何洪林 于贵瑞 刘新安 苏文 牛栋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100101 北京)

摘 要

本文系统的回顾了太阳总辐射计算方法。以MTCLIM模型为基础,对模型的参数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优化与调整,建立了适合我国的基于温度、降水和相对湿度等因子的太阳总辐射计算。同时提出了太阳总辐射空间化的模式,得到了中国太阳潜在总辐射的空间分布结果,以及对不同站点的验证结果,证明该模式可行。为该研究的进步展开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太阳总辐射 MTCLIM模型 参数优化 空间化

-------------------------------------




中国陆地生态信息空间化技术研究(3)
―温度、降水等气候要素

刘新安 于贵瑞 范辽生 李正泉 何洪林 郭学兵 任传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

针对生态学研究与业务需求选择气候要素,采用三维二次趋势面分析与空间插值相结合等方法,利用国家气象局基本气象台站1971~2000年的气象资料,在ArcGIS平台上对气温、降水、空气湿度等气候要素进行空间化,生成国家尺度的1km2网格气候图12种要素116幅。经检验,平均绝对误差,月、年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最低气温为0.5℃左右;极端最高气温为1℃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为1.5℃左右;平均风速0.4m.min-1;平均相对误差,月、年平均相对湿度多在5%以下,月、年降水量和饱和差在10%左右;其空间化的精度基本上达到了实用要求。为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等学科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与研究平台。研究表明,空间化误差的时空分布与测点密度、气候要素本身特性等因素有关。一般规律是: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冬季大于夏季,离散的气候要素大于连续的气候要素,极端值大于平均值。

关键词:气候要素 空间化 GIS 网格图

-------------------------------------




一台气相色谱仪同时测定陆地生态系统CO2、CH4和N2O排放

王跃思 刘广仁 王迎红 徐仲均 薛敏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摘 要

通过对气相色谱仪进样、分析气路和阀驱动系统的改造,同一台色谱一次进样可以同时检测空气样品中的CO2、CH4和N2O。测试结果表明,仪器的灵敏度、分辨率和精密度均很高,线性范围符合要求;仪器系统能够在野外实验室长期稳定运转,获取的观测数据准确可靠。

关键词:气相色谱仪 阀 温室气体排放 陆地生态系统

-------------------------------------




养分循环数据管理的概念模型研究

施建平 孙波 杨林章

(南京土壤所 南京 210008)

摘 要

养分循环研究数据含有随时间、空间变化的信息,需要建立可长期保存数据、并为全局决策服务的数据管理系统。从用户查询角度,建立以实体-关系(E-R)模型为基础的数据管理模型,能够管理地图、统计数据和野外观测试验数据。本文介绍了养分循环数据库E-R概念模型的设计,说明如何应用模型描述具有时间空间分布特征的数据,和基于概念模型建立的养分循环数据数据库的应用。

关键词:养分循环 数据管理 概念模型


-------------------------------------




生态预报:生态学的一个前沿领域

曾德慧 姜凤岐 范志平(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 110016)

摘 要

生态预报对于资源、环境的决策和管理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计算机科学和定量分析的进步、生态学理论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增加了我们预测生态系统变化的能力。本文介绍了有关生态预报的内涵、相关研究进展及案例,并认为生态预报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前沿领域,也将是今后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关键词:生态预报 决策 全球环境变化 生态学前沿

-------------------------------------




三年来CERN水分数据质量分析

袁国富 孙晓敏 朱治林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CERN水分分中心)

摘要

本文对2000年至2002年三年间CERN水分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合已观测获取的数据分析了CERN水分数据的一些区域特征,这些区域特征为改进指标观测规范提供了依据;评估了CERN25个生态站,包括农田站,森林站和草原站上交水分数据的质量;指出了目前水分数据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完善CERN水分数据观测和质控的途径。

关键词 CERN;水分数据;质量控制

-------------------------------------




简单的生物圈模型(SiBs)及其研究进展

王秋凤 于贵瑞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摘 要

陆地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气候形成和变化的重要物理过程,研究这种相互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建立地表面过程与大气相联系的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传输模型(SVAT)进行模拟实验。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相继提出了许多基于植物生理生态学、微气象学和物理学过程的复杂模式。Sellers等为了开发GCM的陆面过程模式,提出了一个简单的生物圈模型(Simple Biosphere Model, SiB),经过改进和发展现在已经推出了第2版本(SiB2)。SiB2模型是一种简化而实用的描述土壤-植被-大气系统物质和能量传输过程的方案,在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中国的应用还十分有限。为此,本文简要综述了SiB和SiB2模型的结构、功能及其应用研究的进展,评述了在SiBs模型应用研究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简单的生物圈模型 陆面过程 SVAT

-------------------------------------




东北地区土壤碳氮蓄积量与土地利用变化:1990―2000年

王绍强 刘明亮 刘纪远 庄大方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

土壤有机碳氮库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氮蓄积量的影响是陆地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东北地区364个土壤剖面资料和1980年代末―1990年代末美国陆地卫星TM影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东北地区林地、草地、耕地土壤碳氮蓄积量的影响。首先采用IPCC建议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计算方法估算耕地、草地和林地土壤碳氮蓄积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从1990年到2000年东北地区土壤(30cm)有机碳氮库分别损失了23.9±12.7TgC(Tg=109g)和1.3±0.9TgN。同时根据中国东北地区林地、耕地和草地之间的相互转换面积、土壤有机碳氮密度的变化率进行估算,表明土壤(100cm)有机碳氮蓄积量分别损失了61.0TgC和4.7TgN。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氮有机蓄积量影响的不确定性主要在于影响因子和变化率的确定,主要来源是实测数据的缺乏。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碳氮 蓄积量 CO2

-------------------------------------




CERN台站土壤分析测定的比对和统计

施建平 孙波 杨林章 邓西海

(南京土壤所土壤分中心)

摘 要

为了促进土壤样品分析的质量控制,参照ISO/IEC 17025:1999和国标(GB/T 15481-2000),土壤分中心组织CERN农业、森林、草地25个台站,进行土壤监测常规分析质量的台站实验室间比对测试。以对土壤常规分析能力进行验证,提高土壤监测数据质量。本文介绍了本次实验室间比对方法和结果。

关键词:土壤 分析 实验室间对比测试

-------------------------------------




CERN生态站长期监测气温数据的质量分析研究

苏文 郭学兵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摘 要

生态站站区气象要素的监测是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长期定位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所采集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数据是否具有使用价值。本文以气温要素为例,对沙坡头站和禹城站2001年的监测数据进行了质量分析的研究工作,采用方法是根据历史资料,利用“3σ准则”计算出1~12月月平均气温的极值和1~12月四个定时(02时、08时、14时和20时)气温的极值,通过不同频度监测数据与相对应的极值进行叠加作图分析,得出结论:气温的监测数据基本能够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关键词:气温 质量分析 3σ准则




相关文章:
李苏博士荣获云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相关文章分页:  共 3 页 21 条记录 9 3[1][2][3]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