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友好往来
世界气象日专题:中国气象局局长的讲话
关键字:气象   来源: 中国气象报   时间: 2006-03-23  点击率: 1090544

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发表纪念世界气象日讲话
 
                     预防减轻自然灾害 维护经济社会安全              
 
                               ——纪念2006年世界气象日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这个主题既呼吁国际社会关注防灾减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又充分肯定了气象工作对抗御自然灾害以及应对突发事件所起的关键作用。
  抗御自然灾害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是一部与各种自然灾害不断抗争的历史。由大气、水、冰雪、岩石和生物圈组成的气候系统,既给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丰富的资源,同时各类自然灾害也不断地威胁着人类生命安全,破坏着人类所创造的经济、社会和文化财富。20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大面积干旱、海平面上升、冰川退缩、土地荒漠化、粮食产量波动、流行病传播,以及地震、海啸等,对经济和社会安全的威胁越来越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呈明显上升趋势。
  各类自然灾害中绝大部分是气象灾害,对人类生存安全威胁最大的也是气象灾害。据统计,1992-2001年的十年间,全球自然灾害导致超过622,000人死亡,水文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为4460亿美元,约占同期所有自然灾害总损失的65%以上。我国气象灾害种类繁多,每年受台风、暴雨、冰雹、寒潮、大风、暴风雪、沙尘暴、雷暴、浓雾、干旱、洪涝、高温等气象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山体滑坡、泥石流、山洪、病虫害等气象次生和衍生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2000多亿元,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气象灾害若不及时预警预防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大量人员的伤亡,处理不好甚至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由此必然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减轻气象灾害必须立足于预防。大量的历史教训和国际经验表明,面对频繁发生且日益严重的自然灾害,如果发展不科学、规划不合理、预警不及时、准备不充分、应对不坚决,即使经济发展水平再高,也必然会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人类社会至今仍然没有足够的能力改变自然,影响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规模,但是却可以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掌握一些自然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预测一些自然灾害变化趋势,这就为自然灾害潜在发生和影响地区的人们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损失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加强国家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和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在灾害发生时给予政府和社会公众足够的科学避灾指导,是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必然选择。
  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警报服务,提高全社会防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已经把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列入了重点发展任务,各级气象部门都必须从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上,深刻认识并切实肩负起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的重大责任。必须充分利用卫星、雷达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切实增强对大气、海洋、水文、地质的观测能力。要以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为核心,不断完善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加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系统建设,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警报和旱涝趋势气候预测。要重点强化气象灾害预报功能,切实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调查和影响评估的能力建设,增强对农林业病虫害、地质灾害、沙尘暴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和有毒有害气体及核泄漏扩散、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预警和应急保障能力。要加大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测和防御等科学技术研究,为提高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提高全社会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能力,必须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坚持避害与趋利并举,建立各级政府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机制,构建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要把公共气象服务系统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范畴,进一步强化气象公共服务职能,加快现代化进程。通过改善手段、拓宽领域、丰富产品、提高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对气象信息的迫切需求。有关媒体、网络和通信运行企业要积极配合气象主管机构做好气象信息的播发工作,以气象警报、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等多种形式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报警报信息,扩大气象信息的公众覆盖面,建立畅通的气象信息服务渠道。要重视解决广大农村防灾减灾薄弱地区和弱势群体的公众气象服务问题,使气象服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使各级政府和灾害影响地区的人们及时掌握预警预报信息和防灾减灾知识,保护广大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维护经济和社会安全,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而人类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因过度开采和使用自然资源,导致人与自然的和谐遭到了严重破坏,自然灾害日益深重。为了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我们必须坚持走科学的发展道路,尊重自然和科学规律,改变目前对自然资源近乎掠夺的发展模式,要从过去单纯追求经济的增长转变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大气等自然资源的保护,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防灾减灾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效实现防灾减灾目标,需要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动员、组织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广大社会公众进行协调一致的努力。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强化政府的职能和作用,进一步建立健全防灾减灾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将公共安全防灾应急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农村和城市的规划,以提高灾害的应急和响应能力。全社会要广泛普及防灾减灾科学知识,增强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使气象科技、信息和服务在可持续发展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进而为推进我国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章:
世界气象组织:2003年是近150年以来第三个最热的年度
气象学家发现了青藏铁路沿线温度变化规律
鹤山站新气象站已改造完成
CERN会同站自筹资金建成国家标准气象观测场
海伦站2005年气象观测人员的岗位职责
哀牢山站新气象观测场建成并投入使用
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将于10月下旬在苏州召开 现征集稿件
国际气象学大会将于今年8月在京召开
世界气象日专题:2006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
世界气象日专题: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的致辞
相关文章分页:  共 3 页 22 条记录 9 3[1][2][3]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