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事记 |
鹤山站简报(上) |
关键字:简报
来源: 鹤山丘陵综合开放试验站
时间: 2002-12-16 点击率: 1131083 |
摘 要: 鹤山丘陵综合开放试验站简报(Newsletter of Heshan Hilly Land Interdisciplinary Experimental Station, Academia Sinica), 2002年12月12日,第十六期。主编:彭少麟;责任编辑:赵平、陆宏芳。
|
2002年8月11-18日,彭少麟研究员和任海研究员参加了由国际生态学会、韩国生态学会和汉城市政府主办的第八届国际生态学大会。
站长彭少麟研究员、赵平博士和申卫军博士于8月4-9日参加了首次由美国生态学会和国际生态学会共同在美国Tucson市主办的"美国生态学学会87届年会暨第14届(2002年)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他们向大会提交的论文"Structure and dynamic of low subtropical forests of South China: Effects of adjacent communities"和"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Leaf Gas Exchange of Tree Species Used for Re-vegetation under Different Experimental Light Regimes"被会议接受并安排在会议专题发言。此外,赵平博士还获得王宽诚基金会的资助参加该次会议。
赵平博士获得2001-2002年度的中国科学院的高级访问学者奖学金,于8月15日-11月15日赴联邦德国Bayreuth大学进行高级访问学者的研究工作,参加由该校John Tenhunen教授主持的欧盟研究项目(CARBOMONT),利用自行设计的大型叶室和sap flow测定技术,在德国南部阿尔陴斯山区进行不同植被与大气的碳交换的测定工作。
8月19-22日,我站博士研究生陆宏芳参加了在深圳举办的“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并做了两个会议专题发言。大会由中国生态学会、国际生态城市学会、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协会、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国内外学者300余人与会。大会就生态城市设计与管理、生态社区与生态建筑、城市生态系统及其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复合城市的水资源管理、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程等5个专题进行研讨。会后国内外学者分头考查了深圳、中山和珠海的生态城市建设情况。
9月16-19日,华南植物研究所与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广州市科协、广东省科协联合主办的“国际地圈生物圈之陆地样带会议”在广州市珠岛宾馆召开。包括国际GCTE主席Louis F. Pitelka教授,首席执行官Josep Canadell博士、2003年起GCTE与LUCC合并为IHDP(关于全球环境变化的人类多元国际研究计划)后的新主席Dennis Ojima教授,及包括阿根廷总统顾问Amy Austin等在内的15条IGBP国际标准样带的首席科学家9人及20余名国内知名学者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彭少麟研究员与周晓峰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部陆地农业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9月20日,彭少麟站长与周晓峰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东部陆地农业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题会议在广州市珠岛宾馆召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了以李文华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了验收。委员们认为该项目高质量地完成了预期的研究内容,评价结果为优秀。自1998年启动以来,该项目组在4年的研究中发表论著419篇(部),其中专著5本,国际会议论文42篇,全国会议论文10篇,国际刊物论文68篇,中文核心论文230篇,一般刊物论文64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建立数据库11个,获省部级成果奖3项。科学时报与于10月17日以“我国样带研究获突破性进展”为题,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