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事记 |
南京地理与湖泊所人工湖堤前快速生态修复技术成果获赞誉 |
关键字:生态
时间: 2004-06-23 点击率: 1370055 |
摘 要: 6月10至11日,科技部和云南省科技厅在昆明组织了对国家重点科技专项“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课题的验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鸿亮和夏德全等19位专家应邀参加验收会。通过专题现场验收、课题报告质疑等程序,与会专家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验收 |
6月10至11日,科技部和云南省科技厅在昆明组织了对国家重点科技专项“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课题的验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宜瑜、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鸿亮和夏德全等19位专家应邀参加验收会。通过专题现场验收、课题报告质疑等程序,与会专家一致同意该课题通过验收。
“沿岸带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是该课题中的一个专题,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昆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共同承担。该专题研究对象是基础条件极端严酷的滇池东北部沿岸带,原有的湖滩湿地已被全部围垦,坚固的混凝土湖堤前风浪强烈侵蚀,没有泥土,夏、秋季蓝藻聚集成“藻浆”,冬、春季污泥悬浮成“泥浆”,水质严重污染,寸草不生,堪称“水中沙漠”。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实施生态修复,不仅是对湖泊生态修复理论的挑战,更是对湖泊环境工程技术的考验。专题负责人李文朝研究员认为,在湖泊污染治理过程中,将生态修复安排在外源污染控制和内污染源治理之后是科学合理的;但以大型挺水植物为优势的沿岸带生态子系统具有很强的耐污性,其退化的主要原因并非污染,而是围垦、破坏所致,因而沿岸带生态修复可以与污染治理同步开展,并且有可能成为污染控制的有效手段。
在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咨询专家组的指导帮助下,经过2000~2001两年的研究探索和技术准备,专题组确定了“在人工湖堤前创造适宜环境、创建水生植被、保护发展生物多样性、快速实现生态修复”的技术路线,并研创了沿岸带基础环境改造控制技术、水生植被快速组建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发展技术等一整套技术和相应的技术设备。2002年1月开始技术示范工程建设,到2003年底全部建成。示范工程面积百余亩;水生植被覆盖度实现了常绿,并呈稳定发展趋势;生物多样性自然恢复成效显著,修复区有高等植物41种,野生动物十余种,底栖动物21种,浮游动物46种,藻类植物7门39属,基本上拥有滇池所有的物种。且随着生态修复区环境条件的改善,非蓝藻水华期修复区内藻类优势种已从初始的微囊藻、水华束丝藻演变成现在的小环藻、栅藻、黄群藻,良性生态已经初步建立。
2003年初步研究发现,建成的沿岸带生态修复区具有捕获、去除水体内各种污染物的强大环境功能。沿岸带生态修复区处在下风向,风力和风生水流将蓝藻、有机碎屑、垃圾杂物等污染物带入修复区,通过水生植物的“屏蔽”作用而被“捕获”,随后被复杂的微小生物群体分解,残渣沉积于湖底被泥沙掩埋,释放的营养盐被水生植物吸收,水生植物最终被收割利用。因此,沿岸带生态修复区成了捕获净化水体内污染物的“陷阱”。在一周年内,百亩生态修复区共沉积输出各类污染物5500多吨,分解蓝藻110多吨,生长水生植物近290吨(以上均为干重),去除氮9.38吨、磷4.04吨,具有强大的“去除内源污染物”功能。
6月10日下午,验收专家和科技部、中科院、云南省、昆明市有关领导冒雨对沿岸带生态修复技术示范工程作了现场验收。验收人员沿着高耸的混凝土湖堤前行,目睹脚下浊浪拍岸的严酷环境,当看到郁郁葱葱的生态修复技术示范工程时甚为惊喜。听了专题组长李文朝研究员的汇报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院士深有感触地说:“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个修复区,根据我的判断,在这样严酷的环境基础上要恢复到这个程度至少要5年以上,而我们的科研人员只花了两年”。云南省政协副主席、前任副省长陈勋儒激动地说,这一块实验区建设得最好,为无法退垦的沿岸带生态修复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技术。滇池管理局吴副局长询问了示范工程建设投资后表示,沿岸带生态修复是滇池治理“十五”计划的重要内容,按照退垦还湖恢复湖滨带的思路,仅退垦费1亩就需要15万元,怎么退得起?在混凝土湖堤前人工创建湖滨带,1亩费用不到2万元,真是一项经济、实用的全新技术思路,并且技术比较成熟,完全可以在滇池无法退垦的岸段优先实施,可以节约大量资金,还避免了退垦带来的社会问题。专家们充分肯定了人工湖堤前快速生态修复技术,并鼓励科技人员继续深化研究,优化生态结构、强化生态功能,争取该项技术尽早投入生产性应用。
(来源:南京地理与湖泊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