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大事记
中国有代价的粮食安全
关键字:粮食安全   来源: 科学网   时间: 2008-04-30  点击率: 882076
  摘 要: 尽管“以粮为纲”的口号早在中国人的记忆中渐行渐远,但当2008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一路飙升,整个世界都在探讨粮食危机的大环境下,很多人不得不开始担忧:中国这个人多地少、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国家,将面临怎样的险境? 为此,科学时报记者采访了李昌平——这个曾在2000年含泪给总理写信说“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原任乡党委书记、经济学硕士。在全球都在关注粮价的当下,他打破了多年来“不参与粮食问题讨论”的沉默,作出这样的判断:中国粮食的生产潜力是安全的,中国粮食安全是有代价的,中国的粮食安全是有政策底线的。
尽管“以粮为纲”的口号早在中国人的记忆中渐行渐远,但当2008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一路飙升,整个世界都在探讨粮食危机的大环境下,很多人不得不开始担忧:中国这个人多地少、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国家,将面临怎样的险境?
 
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李昌平——这个曾在2000年含泪给总理写信说“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原任乡党委书记、经济学硕士。在全球都在关注粮价的当下,他打破了多年来“不参与粮食问题讨论”的沉默,为本报作出这样的判断:
 
中国粮食的生产潜力是安全的,中国粮食安全是有代价的,中国的粮食安全是有政策底线的。
 
中国粮食是安全的
 
19世纪马尔萨斯就提出过,在世界范围内人口增长与粮食增长之间存在不平衡,为人类未来吃饭的问题表示出忧虑。10年前,美国学者布朗更直接发出“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在这个问题上,李昌平的回答简单而充满信心,“已经度过了人口增长高峰的中国人可以养活自己”。
 
李昌平分析说,建国以来,在1949年到1979年的30年间,中国人口增长了4亿多,在这30年中,除“三年自然灾害”外,中国基本上没有出现粮食安全问题,并且还是粮食净出口国。在1979年到2008年的30年,中国人口又增长了4亿多,依然是粮食净出口国。以现有的人口增长速率计算,从2009年到2039年的30年,中国人口顶多增长1.8亿。已经度过了人口增长最高峰的中国,单纯因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需求压力,会比前两个30年小很多。
 
他的结论是,尽管未来30年,粮食产量的增长未必会超过前两个30年,但无论从土地利用、生产力水平,还是从科技进步的角度评估,中国粮食实现自给,应该不是太艰难的事。
 
李昌平分析了影响粮食生产的几个主要因素。
 
先是土地资源。一个基本判断是,我国可利用耕地目前还有增长的可能。比如,三峡工程建设后,长江流域就新增了旱涝保收良田数千万亩。中国有60万个左右的村庄,至少占地4亿亩,如果能进行科学规划和整理,从中可以节约出1亿~2亿亩土地,作为耕地使用,增加的面积接近目前18亿亩耕地的10%。未来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各大流域和沿海增加人造地的潜力还很大。因此,在人口增长速率减缓的前提下,人多地少的矛盾并非不可调和。
 
从生产力水平和土地利用水平上看,我国中东部和四川等地,一季稻改双季稻,增加的粮食产量可以超过重庆、贵州、甘肃、宁夏、西藏、陕西、山西、青海等省市区的粮食总产量;随着技术进步促进装备农业、设施农业的发展,中部、西部、北方和东北,一亩大棚蔬菜生产量就相当于数亩大田的自然生产量,技术进步替代土地的潜力还非常大;随着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工程的完成和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普及,我国北方、西北等地区的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也将大幅提高。
 
此外,生物技术的进步和现有品种改良和配方施肥等技术的推广普及,粮食至少还有20%的增产潜力。将来会不会有袁隆平第二、第三,虽不敢肯定,但是可以期待。
 
中国粮食安全有代价
 
李昌平认为,长期以来,为了中国的粮食安全,农民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一旦他们醒悟过来,选择“不玩了”,那么,本来可以安全的中国粮食问题,就会产生危险信号。目前,耕地撂荒、劳动力流失所显示的,正是这危险信号的第一征兆。
 
“中国的粮食安全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李昌平说。
 
李昌平说,表面上看,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是保护农民的,其实不然。我们看看政府调控粮价、“刺激”农民生产粮食的过程就明白了。
 
政府每年都会在春耕时节抛售库存的粮食,控制市场上的粮价回落(尽管国际粮价在大幅上涨);与此同时,政府会推出比上年稍高的保护价,以“钓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当千家万户的小农围绕政府的“魔棒”生产出粮食后,由于政府事先规定了“保护价”,市场上的非国营收购主体也会心照不宣地“搭保护价便车”——围绕保护价格收购农民手中的粮食,即使国际市场上的同期粮食价格在大幅上涨,也对国内粮食收购价格不构成太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政府和粮商将农民手中的粮食基本收购完毕后,粮食及其加工品会涨价一段时间,直至下年的春耕前政府抛售粮食,并出台新年保护价。
 
“在这样一个循环过程中,分散的小农是很难享受粮食涨价好处的,他们一旦觉悟,就会退出这场不公平的游戏。”李昌平说。
 
在李昌平看来,从长远来看不存在安全问题的中国粮食生产,却有可能因为政策失误,导致阶段性的粮食危机,也使围绕粮食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他认为,由于中国人的恩格尔系数(总收入中用来购买食品的比例)普遍很高,要保障10多亿人的粮食安全,完全走市场化的道路是不可行的,因此,保护价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但其中,有些政策的底线却是不可逾越的。
 
首先要从政策上保证农民种粮的比较效益不下降,并逐步提高。而今年的保护价,根本就没有起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保护粮农的作用。李昌平以稻谷为例向记者解释:
 
今年国家出台的粮食保护价比去年提高了9%,早稻75元/ 50公斤,中稻76元/ 50公斤,晚稻79元/50公斤。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30%,劳动力价格上涨了25%,几乎所有农产品价格上涨都超过了20%以上,而同期国际市场上的大米价格已经上涨了100%以上的前提条件下,粮食保护价9%的上涨远不能调动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显而易见,这不可能不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再者,今年早稻保护价也过低,不利于农民扩大复种指数,提高种粮效益。上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早稻定价过低,我国的复种面积一直在下降,导致2000年前后5年粮食持续减产。今年的早稻定购价格依然比中稻价格低,晚稻价格也只比中稻价格高出3分钱/ 500克,这对促进“单季稻改双季稻”增加粮食产量和种粮比较效益作用不大。
 
从已发布的保护价看,李昌平估计今年的粮食产量维持去年的水平有点难,今年粮食收购期,农民会普遍惜售。增产停滞和普遍惜售,必将导致今年实际稻谷价格会超过早稻88元/ 50公斤,中稻86元/ 50公斤,晚稻90元/50公斤,并且,政府还会在粮食收购中遇到农民的“消极抵抗”。
 
防止侵犯农民土地权益和土地大规模兼并
 
土地所有权和农业生产模式一直是中国历史上引出诸多争议、导致政权兴衰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李昌平看来,当前的土地政策和农业经营模式也是影响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他认为1988年以来的土地政策,在维护粮食安全上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李昌平分析,因为“粮食安全”的理由,在1988年,政府垄断了土地非农用权利,农民集体作为土地所有者分享土地非农用收益的权利被漠视。他认为,为“粮食安全”保护耕地是对的,但剥夺农民分享土地非农用收益,则只会加剧土地的被征占。政府征用的是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所有权,并可获得巨大的独占地租。指望从中获得利益的地方政府来保护耕地,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我国虽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土地乱征乱占越来越严重的现实仍然存在。
 
他提出,为了粮食安全而保护耕地,要以保护农民土地权益为前提,让农民成为土地的保护神,并有积极性造田和培养地力。
 
面对我国农业的发展困境,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规模化、工业化的思路,把农村变成农业生产的工厂,把农民变成农业生产的工人。而在李昌平看来,这种“鼓励资本家下乡改造小农”,走“公司+农户”的路子,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能力的理论,具有极高的欺骗性。与之相反,他提出要“避免资本家改造小农,避免大规模土地兼并”。
 
李昌平认为,小农家庭经营和公司大规模经营相比,虽然经营主体的收益没法比,但小农家庭经营的单位面积产量具有20%以上的优势。中国如果出现大规模土地兼并,粮食安全的制度基础就动摇了。不仅如此,现行粮食安全的流通和价格体系的基础也会随之瓦解。
 
中国农民和农业的现代化,应该走政府扶持农民自主的现代化路子,这将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但对中国粮食安全却是有利的。他认为,为了粮食安全和亿万小农的可持续生计,中国必须逐步加大对小农和小农互助合作的扶持,而不是扶持资本改造小农。这应该是一个长期的政策策略。
 
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的新问题:生物能源
 
2007年12月19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的鼓励大规模生产生物能源的新能源法案,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粮食供需形势,从长期上支撑了世界粮食价格的上涨。
 
面对汽车与人争粮的新形势,国际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争议。联合国一位官员曾表示:“在世界上还有10亿人口处于饥饿状态时,却大规模利用粮食生产燃料加入汽车烧掉,这简直是在犯罪。”这一观点与李昌平基本一致,他认为,这一新问题的出现,使我国进入“粮食安全”的高代价时代。
 
“中国要避免跟随美国开展生物能源产业竞赛。”李昌平说,“石油价格超过了100美元/桶,这为生物能源产业创造了前景。粮食和石油两个原本不相干的东西紧密联系在一起了。美国发展生物能源的潜力是巨大的。生物能源产业的出现,必然导致国际粮食和石油价格呈现长期上涨趋势,但中国,将面对粮食安全的高代价时代。”
 
李昌平提醒,未来一些年,美国将主导生物能源产业大发展,中国绝不能跟风,因为中国的土地只能养人不能养车。中国要在国际社会配合国际NGO,高举 “反对生物能源,保障世界粮食人权”的大旗,并大力倡导制定针对生物能源的惩罚性措施,维护人民吃饭的权利。
 
相关文章:
科学时报:传统中国的粮食安全是一个“高水平的陷阱”
李家洋:我们能为粮食安全做哪些工作
科学时报:叩问中国粮食安全的生命线
节水吨粮田:华北水资源和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
相关文章分页:  共 2 页 14 条记录 9 3[1][2]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