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中国生态大讲堂
我国西北生态环境总体呈恶化趋势
关键字:生态环境   来源: 新华网   时间: 2005-02-28  点击率: 1142698

      中科院研究人员在对西北地区近50年以来的生态状况进行分析后认为,受土地沙漠化、植被覆盖度不高、水资源紧缺和人地矛盾等客观因素影响,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仍呈恶化趋势。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马松尧介绍,中国荒漠化土地面积262.2万平方公里,且每年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就达到14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56%,土地沙漠化严重、土地退化加剧。

      西北地区林草植被覆盖度总体不高,质量和功能下降。西北地区现有森林面积约为225.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只有4. 87%,远低于全国12.98%的平均水平。江河源头森林植被不断萎缩,涵养水源,稳定江河径流的能力明显减弱。西北地区草场广阔,但主要是干旱半干旱的稀疏草场,质量好的草原草场、草甸草场少;并且,退化草场的面积已经达到草原总面积的75%。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还面临水资源短缺、水生态平衡失调、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和地下水位下降的困扰。西北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水资源总量贫乏,干旱频发。西北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但水资源总量仅为全国的十分之一。部分湖泊受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面积缩小,有的甚至已经干涸。西北最大的淡水湖泊新疆艾比湖,面积从50年代的1200平方公里缩小到现在的500平方公里。缺水和干旱成为影响西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最突出问题。

      人地关系矛盾也是影响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好转的因素之一。西北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土地承载能力十分有限。人口剧增,而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比较滞后,这就给生态环境容量有限的西北地区造成了沉重的压力,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文章:
自然遗产申报凸现生态环境因素
阿尔泰山区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闭幕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上)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下)
科学家警告:森林砍伐将危及亚马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山西省常务副省长:改善生态环境 建设绿色山西
用综合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召开
生态环境仍在恶化,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与能源挑战
研究表明农业贸易自由化影响农村生态环境
相关文章分页:  共 5 页 49 条记录 9 3[1][2][3][4][5]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