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中国生态大讲堂
我国北方进入新一轮沙尘暴相对活跃期
关键字:沙尘暴   来源: 新华社   时间: 2005-03-28  点击率: 1119980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的专家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尽管我国北方沙尘暴近50年来总体趋势是在减少,但近年来,沙尘暴发生频率有回升趋势,已经进入新一轮的相对活跃期。

  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王涛、李栋梁等通过研究发现,影响中国北方沙 尘暴的主要系统是位于贝加尔湖地区的蒙古气旋,以及与其相配合的乌拉尔山高压脊。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气候变暖,该地区气温显著升高,蒙古气旋减弱,高压加强,阻挡了北方冷空气的南下,使得中国北方沙尘暴减少,但近年来,这种情况开始改变。

  专家指出,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异常也对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有明显影响。青藏高原年平均地面加热与中国北方沙尘暴总日数具有非常好的反相关对应关系: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由弱变强,到90年代后期达到最强;中国北方沙尘暴从70年代中期的频发期开始逐渐减少,到90年代后期达到最少。近年来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又出现了由强向弱的转变,引起了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增加。

  另外,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开始变长,表明新一轮的太阳活动弱期开始,气候变暖速率将比20世纪90年代减缓,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转向减弱趋势,蒙古气旋逐渐加强也是导致沙尘暴进入新一轮的相对活跃期的重要原因。

  我国从东北经华北到西北的北方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区共有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面积约为165.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2%。广大的沙尘源地为我国的沙尘暴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一旦有与冷空气相关的气旋活动以及地面风场摩擦速度,达到起沙-扬沙-远距离输送的动力条件,即有沙尘暴发生。

相关文章:
我国实施《沙尘暴天气监测规范》等八项国家标准
秦大河院士:制止沙尘暴违反科学规律
相关文章分页:  共 2 页 12 条记录 9 3[1][2]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