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ERN综合评估 |
城市化实践中的生态底线――李文华院士谈城市生态学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指导意义 |
关键字:城市,生态
时间: 2003-05-22 点击率: 479146 |
摘 要: 自从工业化以来,城市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化在给人类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民健康产生了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运用城市生态学的原理,提出了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
城市化实践中的生态底线――李文华院士谈城市生态学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指导意义
自从工业化以来,城市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城市化在给人类带来诸多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民健康产生了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运用城市生态学的原理,提出了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城市生态学之路
生态城市建设的兴起就是为了解决城市发展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新的城市建设对生态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生态学也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取得了新的发展,以至于形成了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城市生态学。
作为以生态学起步的科学家,李院士最清楚生态学的发展轨迹。他说,古代的中国人居环境、欧洲城市和美国西南部印第安人的村庄都体现了城市生态学的思想理念。但作为一门学科,城市生态学形成于上世纪70年代,它是生态科学和城市科学的交叉学科。
早在1974年,在海牙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生态学大会,成立了“城市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出版了季刊《城市生态学》杂志。世界气象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城市环境研究所、国际景观生态学协会、欧洲联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也都开展了相关研究。
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之后,人居环境问题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发展开始摆脱过去传统的以建筑和视觉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探索起一条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道路,逐步树立起了生态学的航标。
李院士说,城市生态学传入我国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事情,对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2002年8月,国际生态城市大会在深圳召开,讨论通过了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这些都对我国的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生态城市的理性“实践”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李院士说,它与“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等概念虽有联系,但有一定的差别。
生态城市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李院士认为,可以理解为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人类社会生活新的空间组织形式,即为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人类住区,是人类住区(城乡)发展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
在李院士看来,生态城市的特征是整体性、和谐性、高效性、多样性和全球性。生态城市应该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社会三部分组成的复合系统,各子系统既相互制约,又互为补充。
李院士认为,建设生态城市包括5个层面: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生态景观和生态文明。生态城市要求具有良好的区域景观和生态环境,各类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因地制宜地确定植被的覆盖率和乔、灌、草合理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环境、水环境达到清洁标准,噪声得到有效控制,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回收效率高;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环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生态建筑得到广泛的应用。
李院士说,生态城市要求建立生态经济体系。生态交通、生态建筑、生态旅游等也是生态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建立以“生态文化”为核心的新文化体系,包括消费模式的生态化,即可持续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
如何评价生态城市
据李院士介绍,目前对生态城市的评价应用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如城市代谢法、生态足迹法、生命周期评价法、模糊数学法、单指标评价和综合指标评价模型等。在我国应用的比较多的是单项和综合指标评价的方法。香港在研究城市生态时成功地运用了城市代谢法。在广州和青岛等城市生态的研究中则引入了生态足迹的方法。
李院士说,当前我国正在研究评价指标的规范化问题。他认为应遵循以下3个原则:
第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所选指标要能反映该城市的本质特征、复杂性和质量水平;
第二,全面性指标体系应具有综合性,全面反映自然、经济和社会系统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且应使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
第三,规范性指标的选择应遵循使用国内外公认、常见的指标的原则,使指标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铁 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