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研究表明:本世纪前半叶我国北方可能处于气候干旱期
关键字:气候   时间: 2004-06-02  点击率: 185583
  摘 要: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王涛、杨保等研究发现,近500年来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降水曲线,均存在5次气候干旱期,每个干期持续50年左右;虽有一定的区域差异,但各区的降水序列均存在百年尺度、约120年左右的周期。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王涛、杨保等研究发现,近500年来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的降水曲线,均存在5次气候干旱期,每个干期持续50年左右;虽有一定的区域差异,但各区的降水序列均存在百年尺度、约120年左右的周期。

据王涛介绍,中国干旱半干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7%,干旱是最具破坏力的气候灾害,严重的干旱对国民经济、社会和环境有巨大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的干旱,造成同期黄河中上游出现连续11年的枯水段,内蒙古岱海1927~1929年出现近200多年来面积最小的时期。同时,干旱引起的疾病和灾荒造成西北五省400万人死亡,对人类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破坏,而且对后期人口年龄结构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杨保认为,由于现代仪器观测记录仅有50多年历史,包含的干旱事件时空尺度十分有限,难以据其评估现代干旱的不寻常程度。必须依赖古气候资料,将现代的干旱放置于历史气候演变的长河中考察,以理解和认识过去所发生的干旱事件的时空程度,包括干旱事件的严重程度、持续性和空间范围,才能有效预期未来的干旱情况,进而为制定长期的适应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模糊聚类分析对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降水分区结果,以及各个单点资料的一致性程度和研究问题的需要,研究者将干旱、半干旱区划分为干旱区西部、干旱区东部、半干旱区西部和半干旱区东部四个子区。采用冰芯、树轮、历史文献和湖泊沉积等多种气候代用资料,重建了近500年来各区分辨率为10年的降水变化序列,据此就近500年来西部干旱区的降水变化,及其与半干旱区降水的比较展开对比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近500年来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降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每个区域降水序列均存在显著的百年尺度的周期,这种干湿变化构成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共有的基本降水变化模式。500年中,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大部地区的干旱期平均每个世纪发生一次,每个旱期大约持续50年。刚刚过去的20世纪,前半叶是一个干期,后半叶降水呈增加趋势。

根据此次的研究结果,两位研究人员推断,21世纪前半叶我国北方应该进入一个干旱期,但考虑到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加造成的全球变暖,水循环的强度将会加强,未来降水很可能继续增加。他们表示,自然和人为因素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决定未来的气候变化,是正确预测未来水循环状况的关键,需要展开进一步研究。

(来源:《科学时报》)










相关文章:
成都山地所贡嘎山站王根绪研究员等考察美国山地和寒区生态观测研究站(2014-08-15)
2014年度成都山地所贡嘎山站与挪威卑尔根大学学生交流学习工作圆满完成(2014-10-22)
中科院哀牢山站张一平研究员考察贡嘎山高山生态站
宁波诺丁汉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团队到贡嘎山站实习考察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观测试验站:贡嘎山的“天然实验室”
鄂尔多斯生态站人员在草地植物共存机制方面的研究被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接收发表
马来西亚科学院院士刘柏森教授访问鄂尔多斯站
鄂尔多斯站科研人员揭示植物相互作用的全球格局及其与气候的关系
相关文章分页:  共 9 页 88 条记录 9 3[1][2][3][4][5][6][7][8][9]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