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环境破坏和滥捕乱捞危及洞庭湖野生鱼类
关键字:洞庭湖   来源: 新华网   时间: 2005-04-06  点击率: 1107019

      由于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加上沿湖渔民掠夺性地滥捕乱捞,号称“鱼米之乡”的洞庭湖陷入野生鱼类资源急剧减少的境地。湖南省畜牧水产局的监测显示,目前洞庭湖内洄游性或半洄游性鱼类资源急剧减少,大型经济鱼类如青、草、鲢、鳙等数量锐减,已占不到总产量的10%,而且捕捞的鱼个体越来越小,根本没有一次繁殖再生的机会。“洞庭湖水域的天然捕捞量已由高峰期的每年12万吨左右降至目前的每年两三万吨。”湖南省畜牧水产局渔政处处长何兴春说。

  水域生态环境的变化是造成鱼类资源减少的重要原因。目前洞庭湖区兴建的水利工程基本未考虑建立鱼类洄游通道,洄游性鱼类上溯通道被阻,导致胭脂鱼、白鳝、鳡鱼、刀鲚等洞庭湖特有鱼类濒临灭绝。

  由于泥沙淤积的逐年加剧,洞庭湖许多重要的鱼类产卵场和育肥场如今变成了一片洲滩,“船难行,鱼难呆”。此外,由于湖区部分县市鼓励开发洲滩、围湖栽树,去冬今春仅常德市就有3万多亩鱼类重要索饵场和产卵场遭到破坏。

  日益加剧的工业和生活污染也使洞庭湖鱼类生长水域不断恶化。洞庭湖周边密布的造纸、制药、石化工业和农药污染,使湖区连续多年发生大量死鱼事件,洞庭湖局部富营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鱼类资源日趋减少,但毒鱼、电鱼、“迷魂阵”等非法捕鱼手段却屡禁不止。据了解,除登记在册持有捕捞证的8.8万专业渔民外,洞庭湖目前还有8000多名外来渔民,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无证捕捞”。渔政管理体制不顺是造成滥捕乱捞有禁不止的重要原因。由于渔政部门人员工资、运行开支不足,只好靠收费、罚款来养人。“违法者养活执法者”的现状使少数地方的渔政管理队伍随意开口子向渔民乱收费、乱罚款,对非法捕捞睁只眼闭只眼,而渔民因负担过重,转产无门,又只得变本加厉地涸泽而渔。 

相关文章:
洞庭湖湖床每年长3.7厘米 湖南洪涝灾害加剧
外来物种危及洞庭湖湿地系统安全
洞庭湖生态环境恶化导致鸟类锐减
种树也会危及生态平衡?洞庭湖面临严峻生态考验
孙鸿烈院士:要加强洞庭湖湿地的生态系统与流域综合管理
相关文章分页:  共 1 页 5 条记录 9 3[1]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