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综合新闻
栾城站张正斌研究员致力于小麦抗旱节水品种选育和研究
关键字:栾城站,节水农业,小麦品种   来源: 栾城站   时间: 2009-04-09  点击率: 789933
  摘 要: 农业用水是我国水资源最大的消费对象,在节约农业用水方面,往往从不同角度入手。生物技术节水,是一种最为经济有效的节水措施,选用具有节水抗旱基因的优良作物品种来推广种植,为我国实现农业节水特别是小麦节水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我国每年因干旱而损失粮食0.7至0.8亿吨,相当于年总产量的1/6。发展节水高效农业是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必由之路,选育高产节水小麦品种对于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保障我国水资源安全意义重大。

      栾城站张正斌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多年来致力于小麦抗旱节水品种选育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抗旱节水小麦种质资源筛选及鉴定指标体系建立,抗旱节水小麦新种质的创制等。

    下面是发表于《人民日报》2009年4月2日第14 版的报导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09-04/02/content_224474.htm

 

农业节水 品种助力
本报记者 王明浩 彭 波 《 人民日报 》( 2009年4月2日   14 版)

  同一块地里,麦苗长势竟有如此差异:一块郁郁葱葱、长势旺盛,另一块则稀疏低矮、叶片发黄。3月24日下午,记者驱车来到中科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眼前的苗情让人惊讶。

  “这里正在进行的,是抗旱节水高产小麦育种对比实验。”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植物抗旱生理遗传育种课题组的周吉解释说,“苗情的巨大差异,主要在于品种。这边是抗旱节水品种,而那边是普通的水地品种。谁优谁劣,一目了然。”

  主持实验的是张正斌研究员,他在这一领域奋斗多年,已成功培育出晋麦79、85等抗旱节水型小麦良种。“在干旱缺水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应该尽快推广抗旱节水高产品种。”张正斌说,“发展高水效农业最经济的办法,就是推广种植抗旱节水高产品种,进行生物节水。一方面节约了水资源,另一方面粮食产量也有了保障。”

  张正斌说,水地小麦品种抗旱性较差,受旱后叶片发黄容易死苗,减产幅度大。而耐旱和水旱兼用型品种抗旱性好,受旱后,叶片青干而不发黄,也不容易死苗,对产量影响小。因此,加大水旱兼用型小麦品种选育和利用,可以减少干旱损失。

  但到目前,抗旱品种的推广效果不理想,“主要是认识上有误区”,张正斌说,“很多地方以为抗旱品种就是低产品种,种植效益不高。其实,旱地品种在水地不一定低产,而水地品种在旱地通常不高产,甚至还不如旱地品种。”

  在中科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植物抗旱生理遗传育种课题组的李国强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在降雨正常的年份,普通品种小麦亩产900斤左右,而抗旱节水型品种可达1000斤。在大旱年,普通品种小麦亩产锐减到400斤,而抗旱节水品种仍可维持800斤左右,相当于普通小麦在丰水年的亩产。

  “在充分灌溉高产地区,种植抗旱节水品种的小麦,节水、节肥、节药,又不减产,还能提高作物品质和投产比。”张正斌说,通过扩大种植抗旱节水高产品种,并结合中低产田改造、发展节水灌溉农业等,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路甬祥院长视察栾城站
农业部常务副部长韩长赋视察我所栾城站和优质小麦育种与开发工作
中国作协创联部组织作家走近科学
日本客人访问栾城站
第一届国际生物节水的理论与实践会议第一轮通知
研究所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到栾城站参观
中科院副院长陈竺一行视察栾城站
优质冬小麦新品种“科农213”通过国家优质专用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的评审
栾城站承担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麦田玉米整秸覆盖全免耕种植模式及配套机组研究”通过成果鉴定
美国德克萨斯州农工大学William Payne教授等人访问栾城站
相关文章分页:  共 5 页 46 条记录 9 3[1][2][3][4][5]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