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综合新闻 |
干旱半干旱区资源、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通知 |
关键字:生态
时间: 2004-08-20 点击率: 1368932 |
摘 要: 2004年9月8日-10日,干旱半干旱区资源、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将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行。以下是会议的具体通知,有对会议感兴趣的同事可报名参加。 |
2004年9月 8日-10日 中国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
主办单位:
新疆自治区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学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
支持单位: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
中国对外应用技术促进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联络处
新疆科学技术协会
国家973项目(G19990435)
中国科学院寒区与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美华学社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
科罗拉多州立大学
密歇根州立大学
伊利诺大学
新疆山川秀丽生物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新疆大学
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
中国科协海外智力为国服务新疆工作基地
特别赞助单位:
新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中国科学院寒区与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会议名誉主席:
王乐泉(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
张玉台(中央委员、中国科协党委书记)
会议指导委员会:
张新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程东红(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
王怀玉(新疆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曹国兴(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
谢焕忠(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
田小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秘书长)
马燕合(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
朱进宁(中国科协国际部部长)
Yasuyuki Aoshim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联络处主任)
赵德忠(新疆教育厅党组书记)
顾家瑜(新疆科技厅厅长)
李学军(新疆财政厅厅长)
王 桐(新疆大学党委书记)
安尼瓦尔?阿木提(新疆大学校长)
会 议 主 席:
Michael Glantz(美国国家大气中心资深研究员)
潘晓玲(新疆大学副校长、教授)
Donald Wuebbles (美国伊利诺州大学大气系主任、教授)
会议执行主席:
高炜(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研究员,新疆大学副校长)
王涛(中国科学院寒区与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
齐家国(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
张小雷(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会议学术委员会:
王涛(中国科学院寒区与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沙塔尔.沙吾提(新疆教育厅厅长)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新疆大学副校长、教授)
吐尔逊.阿吾提(新疆科技厅副厅长)
马映军(新疆资源环境中心主任、研究员)
王学才(新疆科技厅基础研究处处长)
谭力(新疆科技厅成果处处长)
熊黑刚(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教授)
张富春(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
肖洪浪(中国科学院寒区与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处长、研究员)
雷加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所主任、研究员)
梁信忠(美国伊利诺大学研究员)
Igor Zonn(俄罗斯驻联合国代表)
Natalya Agaltseva (俄罗斯水管理中心主任)
Bakhodir A.Pasilov (乌兹别克科学院资深研究员)
王勋(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
王志明(美国农业部林业局研究员)
会议秘书长:
叶谦(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研究员)
会议组织委员会:
张建生(中国对外应用技术交流促进会主任)
张宁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助理)
崔拓(科技部基础研究司重大项目处处长)
刘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全委会科技文化处处长)
R.Jayakumar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联络处科学.技术.环境项目主管)
戴跃红(新疆财政厅处长)
李新荣(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与环境工程研究所站长、研究员)
谢国政(新疆科学技术协会部长)
王宏卫(新疆大学校办副主任)
焦健(新疆大学外事处处长)
贾殿增(新疆大学科技处处长、教授)、
苏白 ? 阿那别克(新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吕光辉(新疆大学资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孙贤和(美华学社副社长、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教授)
刘国奎(美国能源部阿岗国家实验室研究员)
张守宇(美国芝加哥大学计算机网络主管)
唐天成(新疆山川秀丽生物有限公司 董事长)
几乎地球表面三分之一面积都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在这贫瘠而且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的区域居住着大约十亿人口。放牧开垦等强烈的人类活动使得这个脆弱且可能不能持续发展利用的生态系统承受着持续增加的巨大压力,而这脆弱的生态环境又由于长期干旱、时空变异性很强的降水等气候变化进一步恶化(UN,2001)。为了解决贫困、荒漠化等问题,这一地区的许多国家正尝试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但这种发展转而又会加速本来有限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如何解决保护自然环境的长期需要与经济发展的短期效益这一对矛盾仍然没有定论。
在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吸引了巨资刺激了经济的发展,虽然这一战略的实施为国家的经济带来短期的效益,但有限的水资源、耕地等自然资源是否能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仍然值得质疑。相反,在人们由于政策的变化和农业刺激离开农区的同时其他国家如乌克兰已经出现de-urbanization现象。农业用地的强化和城市化、加之区域性气候格局变化导致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效应问题日益突出。相对于热带和温带生态系统,普遍认为干旱半干旱区对全球碳蓄积和生物多样性作用较小,所以这些问题没有受到充分关注。然而,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是最容易受人类活动或干旱等气候事件的扰动,而且更易于到达不可利用的极点。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研究荒漠化环境的自然地理及生物学专家承担起干旱半干旱区环境过程的社会意义。同时,防止或解决环境问题维持可持续发展需要从植物健康、生态安全到经济、政策、社会及工程等多种学科的整合(US EPA 1996, Christensen et al. 1996, Ayensu et al. 1999)。
虽然在解决干旱半干旱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各学科的专家已经做了大量工作,但要发展一个合理的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战略需要多学科的结合来充分认识、理解生态系统动力学、过程及功能。因此,这次会议的目的旨在各学科的专家聚集在一起讨论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合作:
l用state-of-the-art方法评价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
l用先进的地球空间技术评价、监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l辨别生态系统变化的人为和自然驱动力;
l 模拟和预测生态系统动态演变;
l 发展防治荒漠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会议将由特邀专家针对会议主题当前研究进展及现状做每人20分钟的报告,之后,大会将集中讨论总结报告并制订向联合国和其他国际基金组织提交的关于区域尺度上的合作意向白皮书。
联系人: 吕光辉 (国内)电话:139-992-38068 email: ler@xju.edu.cn
王志明 (美国)电话:970-988-6389 email: gwang@fs.fed.ud
garyzwang@yahoo.com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