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总面积达218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由于长期以来对土壤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得红壤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土壤质量退化问题严重,直接影响到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10多年来,隶属于南京土壤所的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通过实施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及江西省等下达的多项重大科研计划,系统开展了我国红壤退化机制与防治研究工作,提出了红壤退化的区域防治对策和综合利用战略,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并加以示范和推广应用。该项研究成果在理论上进一步阐明了土壤侵蚀、肥力衰减、土壤酸化等主要红壤退化类型的时空演变规律、过程与机理,特别是对红壤退化评价指标体系、红壤磷素固定与释放、土壤可蚀性K值、红壤侵蚀分类分区、土壤酸化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创新性。该项研究工作还通过应用形成了一整套低丘红壤综合开发利用及退化红壤恢复重建模式和配套技术体系,特别是关于退化红壤恢复利用过程中磷肥合理施用技术、侵蚀劣地的植被快速恢复和生态经济利用技术等具有明显的特色和区域实用性。
“中国红壤退化机制与防治”研究成果目前已经在江西、福建、湖南等红壤地区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成果应用区水土流失治理、土壤肥力的恢复和森林覆盖面积的增加,并且还带动了地方农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特色农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