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大事记
黄河长江澜沧江发源地岌岌可危 三江源头生态只能再坚持十年?
关键字:三江源,生态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时间: 2005-04-21  点击率: 1667923
  摘 要: ●黄河、长江、澜沧江发源地面临沙化威胁 ●青海数万牧民无奈暂别千百年的游牧家园
搬迁,牧民们艰难的选择
  没有了赖以生存的草原,牧民们赶着牛羊群搬迁了;没有了牛羊生存的草场,牧民们只有选择放弃放牧。

  靠天吃饭的牧民没有了肥沃的草原,就失去了一切。据玉树州畜牧局不完全统计,三江源头这几年自主搬迁的牧民有5000多户。

  黄河源头首当其冲。

  子美60多岁,是黄河源头村的党支部书记。他的家是距离黄河源头最近的人家之一。十年前子美家里有牛200多头,羊1000多只,因为风沙掀走了草皮,现在牛只剩下40头,羊也不到以前的一半。他所在的小队以前牲畜上千的有11户,而现在牲畜上600只的仅有2户。麻多乡上千户人家,现在有300多户要靠政府救济才能过日子。而整个曲麻莱县2.8万人,有1.2万人属于贫困人口。

  没有了赖以生存的草原,牧民们赶着牛羊群搬迁了;没有了牛羊生存的草场,牧民们只有选择放弃放牧。

  达才搬到玉树州已经半年多了。达才的300多头牛在1998年的大雪中冻死了270头,一夜之间达才穷困潦倒,妻子失望之下和他离了婚,并且带走了剩下的所有牛羊。达才后来又娶了一位妻子,因为没有牛羊,他整天在草原上闲转,日子过得很艰辛。2004年当地启动牧民搬迁项目,他报了名,为的是政府在州上给搬迁的牧民房子,每年还有6000元的补助。

  2003年底,国家在三江源地区实行退牧还草、牧民自愿搬迁。预计要搬迁1/4的牧民,以此来缓解三江源日益恶化的生态。搬迁户的草场禁牧10年,10年后自行决定;不愿意搬迁的采取“以草定畜”,限制牛羊,发给饲料补贴。这一项目还在进行阶段。

  城市的生活虽然美好,但是祖祖辈辈靠牛羊生活的许多牧民还没有勇气离开草原,达才的亲戚们都不愿意搬走。

  有人算了这样一笔账,补助6000元,相当于30只羊的价格,节约一点大约能养活3口人。那么家里有羊30只以上的搬了就不划算,30只羊以下的牧民搬迁才划算。

  杂多县杂青乡1300多户人家,去年第一次乡政府执行搬迁摸底工作,愿意搬到州县去的有100户,但是,具体这100户会不会打退堂鼓,乡干部们的心里也没有底。乡党委书记孟凡华认为户数肯定会减少,三江源有一个乡第一次摸底也是100户左右的人家愿意搬迁,等到政府把房子在州县盖好了,愿意搬迁的只剩下4户。

  杂青乡愿意搬的有这样三种人,一是家里没有牛羊的绝畜户或牛羊极少不能维持生活的牧户,搬迁对他们最合算。二是“想去享受城市生活的年轻人,他们爱冲动”。三是家底确实好,有头脑,他们托人放牧牛羊,自己家搬到城里去做生意,放牧、挖虫草、做生意一样都不会耽误。
  
  
文章分页: 1 2 3 4 5 6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文章:
钱正英:水利界应反思中国河流开发
中国生态大讲堂正式开讲,“墙内开花墙内香”
土壤分中心积极参与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工作
生态功能区划与生态监控技术研究获环保总局高度评价
中国生态大讲堂之一: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具有借鉴意义,但并不是唯一模式
中德重大水利工程的环境生态影响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兴山县召开
专家呼吁尽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构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受到关注
科学时报:一切着眼于国家生态安全
“十一五”规划:水保为生态保护重点工程
相关文章分页:  共 70 页 692 条记录 9 3[21][22][23][24][25][26][27][28][29][30]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