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大事记
环保总局:我国酸雨污染呈恶化之势
关键字:环保,酸雨,污染   时间: 2004-03-29  点击率: 1086609
  摘 要: 环保总局25日公布的全国环境质量状况表明,全国酸雨(PH值小于或等于5.6)污染呈加重趋势。在2003年度监测的487个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有265个,占54.4%。
环保总局25日公布的全国环境质量状况表明,全国酸雨(PH值小于或等于5.6)污染呈加重趋势。在2003年度监测的487个市、县中,出现酸雨的城市有265个,占54.4%。

据介绍,与上年相比,全国城市降水量年均PH值小于或等于5.6的城市比例上升了4.8个百分点,PH值小于4.5的城市比例增加了2.8个百分点,处于4.5到5.0之间的城市比例增加了3.2个百分点。未出现酸雨的城市比例下降,酸雨频率超过40%的城市比例上升了7.2个百分点。

在酸雨控制区的106个城市中,出现酸雨的城市95个,占89.6%,湖南省怀化和吉首、浙江省温州、江西省抚州4个城市酸雨频率超过95%,其中抚州更是达到了100%。降水量年均PH值小于或等于5.6的城市有75个,占70%以上。与上年相比,酸雨频率在20%-40%之间的城市比例下降了11.5个百分点,酸雨频率超过40%的城市比例上升了6.9个百分点。年均PH值大于5.0的城市比例下降了6.8个百分点,4.5到5.0之间的城市比例上升了6.4个百分点。环保总局认为,酸雨控制区内酸雨污染范围基本稳定,但污染严重的区域进一步加重。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文章:
第二届土壤污染和修复国际会议在南京召开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迫在眉睫
中外专家呼吁:农业面源污染已到非治不可地步
长三角土壤遭罕见污染物 专家推测与洋垃圾有关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长江中下游集约化农区水田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第二次工作会在常熟站召开
生态旅游:协调湿地保护开发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专家:河流污染是对中国河流健康的最大威胁
环保风暴奏响我国环保事业的新乐章
专访:由“点”到“面”治理农业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缘何收效甚微?
相关文章分页:  共 5 页 47 条记录 9 3[1][2][3][4][5]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