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CERN综合评估
世界环境专家呼吁:发展中国家应重视种植本土农作物
关键字:环境   时间: 2004-02-17  点击率: 1137876
  摘 要: 世界环境专家近日在联合国召开的生物多样性专题会议上发出呼吁:发展中国家应该努力种植更多的本土农作物,这将有利于缓解亚洲和非洲上百万人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困境。 
世界环境专家近日在联合国召开的生物多样性专题会议上发出呼吁:发展中国家应该努力种植更多的本土农作物,这将有利于缓解亚洲和非洲上百万人遭受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困境。

  总部设在意大利的国际植物基因资源研究所,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签署国第七次会议上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如果有关政府不采取措施帮助更多的农民增加农作物的种植种类,在全球发展中国家中,未来将有8亿人处于“慢性营养不良”状态。该报告认为:“生物多样性在满足人类的营养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报告还探讨了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和满足人类营养需求之间的关系,旨在寻找适当的方法,全力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帮助发展中国家充分利用本土动植物所能够带来的商机。

  目前,全球有很多私人组织正在与大多数农业社团密切合作,致力于开发更有效的农作物管理技术,以使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官员能够帮助农民掌握和利用有利于环境的技术,减少贫困。不同的发展中国家,政府鼓励农民种植的本土农作物也不尽相同,例如印度的粟、尼泊尔的大米、肯尼亚的豆类植物、埃塞俄比亚的高粱等。

  联合国官员在会议上警告,由于一些国家没能够实现里约热内卢公约所设定的环境保护目标,导致每年在全球范围内有6万种动植物品种趋于灭绝。

  来自《生物多样性公约》大多数签署国的2000多名政府官员、科学家和环保人士参加了9日-20日在印尼吉隆坡召开的此次会议。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文章:
沙化范围扩大 农村污染严重 生物多样性锐减 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世行和“宗教与保护联盟”出版新书 探讨宗教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全球环境基金新近批准2.24亿美元资助19个发展中国家项目,用于生物多样性等四大领域
“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研讨会”在京举行
著名水处理专家刘光钊为中国水环境治理支招
中国东北部第一大湖呼伦湖水环境恶化
中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联合研究中心在沈阳成立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召开
第四届两岸三地水土资源保育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学术研讨会召开
“全球青年环境会议”今年7月将在美国召开
相关文章分页:  共 16 页 155 条记录 9 3[1][2][3][4][5][6][7][8][9][10]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