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CERN综合评估
中国水生态状况不容乐观
关键字:水,生态   来源: 新华网   时间: 2005-03-28  点击率: 1274085

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状况严峻正在成为中国不得不面对的严重生态危机之一。

    特意选在22日“世界水日”召开的一个关于“南水北调”工程水资源管理的研讨会上,中国国家环保总局污染控制司副司长刘鸿志指出,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是 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世界银行的调查显示,中国属于“水资源紧缺国家”。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极度短缺的同时,中国各地区水资源的分布也极为不平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北方地区人均占有水资源995立方米,而在西南和南方等地,人均占有量超过3000立方米。

    由于水资源短缺和分布严重不平衡,中国建设了86000座大小水库,对全国60000多条河流普遍使用过度。国际通行的水体开发和使用程度为40%。在中国,黄河和淮河等主要河流的使用度均已超过50%,位于缺水的北方地区的辽河使用度已达到62%。过度使用水体导致中国一些地区出现了水生物数量下降、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和地面沉降等严重问题。刘鸿志认为,中国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政策不当”和“管理不力”。“一段时间里,中国的水资源开发缺乏整体考虑,没有将水放在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范畴内考虑。”

    同时,严峻的水污染状况正在引起中国各界的广泛关注。水利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70%以上的河流湖泊遭受不同程度污染。2004年,淮河、黄河污染反弹。淮河主要水质污染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黄河干流40%河段的水质为劣5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尽管随着一系列治理水污染措施的实施,中国水污染加剧的形势“基本得到控制”,部分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刘鸿志仍然认为,随着水污染物构成发生变化,部分流域排污量大于环境自净能力,水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区水生态的破坏程度“正在加剧”。

    正在建设中的旨在缓解北方地区缺水状况的“南水北调”工程,也将治理沿线水污染状况作为重点课题。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副局长尹宏伟说,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将实施369个项目来治理水污染和改善水质,总投资240亿元。

    国家环保总局在该工程沿线设立的49个水体污染监测段面中,目前只有15个达到国家规定的调水要求。“控制污染、实现南水北调的调水目标仍然是极为艰巨的任务,”刘鸿志说。

 

相关文章:
“东北地区农业水土资源优化调控机制与技术体系研究”的项目启动会在长春召开
刘建康院士出席第三次“世界水论坛”
水生所将举办水环境保护与水污染治理国际培训班
中科院水生所专家组考察东平湖
保护秭归的桃花水母行动步伐加快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哈尔滨园区认真学习、讨论路院长讲话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将提升科技创新力度
《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第9集出版
我国将开展生态环境监察试点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在知识创新工程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文章分页:  共 83 页 829 条记录 9 3[1][2][3][4][5][6][7][8][9][10]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