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网络介绍 CERN新闻 规章制度 在研项目 论文与出版物 学术动态 生态知识 人员招聘 人员组成 English

    CERN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新闻
   国际前沿
   友好往来
   大事记
   中国生态大讲堂
   CERN科技贡献奖
   CERN综合评估
   国际长期生态学会议资料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IUCN生态系统管理简报

 生态系统研究与管理简报
中科院水生所专家在微囊藻毒素研究中获新发现
关键字:毒素,微囊藻   来源: 综合中心   时间: 2005-04-01  点击率: 143935
  摘 要: 本项研究是依托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东湖生态站完成的,说明以CERN各生态站为平台的研究工作正在逐渐深入,CERN研究工作即将出现新的局面。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所科研人员对微囊藻毒素研究过程中发现在无脊椎动物性腺中的大量累积、性腺是仅次于肝脏(肝胰腺)的第2个靶器官、以及藻毒素可传递到后代(卵中有大量存在)等重要现象,并提出微囊藻毒素对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生殖的影响应该受到关注和重视。而自从微囊藻毒素被发现以来,人们一直仅观察到肝脏是毒素累积和作用的靶器官。该研究成果在环境毒理学上有重要意义,相关论文已发表在国际权威的毒理学杂志Toxicon(2005年4月) 和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5年4月)上。

    这项研究工作是水生所东湖生态站的博士研究生陈隽在导师谢平研究员的指导下完成的。她在近两年的时间中,系统研究了我国大型富营养湖泊——巢湖中藻毒素在食物链中的迁移规律,从野外采集了大量的水生无脊椎动物样品(包括各种螺、蚌、虾、蟹等),在室内运用HPLC、LC-MS等现代分析手段,系统分析了微囊藻毒素在各种动物器官(主要是肝胰腺、消化道、性腺、卵,肌肉或足等)中的累积规律,发现了上述重要现象。

    富营养化湖泊中的微囊藻毒素(水华蓝藻的次生代谢产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微囊藻毒素能强烈地抑制蛋白磷酸酶(PP1、PP2A)的活性,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微囊藻毒素的毒性很强,譬如MC-LR的毒性可与化学类有机磷神经毒剂相当。微囊藻毒素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饮用水和被污染的水产品(鱼、虾、蟹、软体动物等)。动物体内的微囊藻毒素的分析测定技术十分复杂,加之淡水水产品在西方国家的水产品总量中所占比例很低,人们关注的多是微囊藻毒素通过食物链对陆生动物如鸟类的影响。而我国湖泊中有毒蓝藻水华的发生频率、毒素含量均很高,水产品中毒素水平也可能很高,加之我国淡水水产品在水产品总量中的比例高达40-50%。因此,微囊藻毒素对水产品食用安全性的影响关系到我国人民的健康。  
相关文章:
中科院水生所专家在微囊藻毒素研究中获新发现
相关文章分页:  共 1 页 1 条记录 9 3[1]4 :

[关闭窗口]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 网络介绍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